第197章 旗开得胜

光绪二年(1876年)夏初,天山北麓的戈壁滩在烈日炙烤下蒸腾着热浪。巴里坤城内外,西征先锋刘锦棠统领的二十五营精锐已厉兵秣马多日。粮秣充足,军械精良,将士们憋着一股劲,只待那雷霆一击的号令。刘锦棠的目光,早已越过茫茫戈壁,死死锁定了西北方六十里外那座矗立在乌鲁木齐门户前的坚城——古牧地(今米泉)。

古牧地,乃乌鲁木齐东北屏障,控扼交通要道。阿古柏深知此地重要,委派心腹大将艾克木汗率六千余精锐匪军(多为浩罕、安集延老兵)驻守。城防坚固:城墙高厚,外设深壕鹿砦,城头密布炮位,更在城周要点筑有“卡伦”(哨堡)数座,互为犄角。欲取乌鲁木齐,必先拔此钉!

刘锦棠大帐内,烛火通明。巨大的北疆舆图铺展在地,古牧地周围的山川河流、道路村庄被细致标注。刘锦棠与麾下将领董福祥(甘军统领,勇猛善骑)、余虎恩(老湘营悍将)、谭上连等围图而立。

“古牧地,硬骨头。”刘锦棠手指敲击着地图上古牧地的位置,声音沉稳,“强攻,伤亡必巨。左大帅‘缓进急战’之策,缓进已毕,此战,务求急胜!然急胜,非蛮干!”

他目光扫过众将,指向地图上古牧地东南方向:“此地名黄田,水草尚可,且有路直通古牧地。艾克木汗必料我主力由此进逼,重兵布防东南。” 他手指猛地划向西北,“然我意,主力潜行西北!绕行戈壁,出其不意,直捣其防御薄弱之正北、西北城垣!!”

他命董福祥,率甘军精骑及步队两营,大张旗鼓,向黄田方向佯动!多树旗帜,广布炊烟,务必做出主力集结、即将猛攻黄田之势!将艾克木汗的主力,牢牢钉死在东南!”

他自己亲率老湘营主力、余部步队及炮兵,今夜子时,衔枚疾走,绕道西北戈壁!人衔枚,马裹蹄!务必在明日拂晓前,潜行至古牧地城北预定位置!不得有误!

夜色如墨,戈壁的星空璀璨却寒冷。一支庞大的队伍如同沉默的巨蟒,悄然离开巴里坤营地。士兵们口中衔着木片(衔枚),战马的四蹄被厚布包裹,车轴都涂满了油脂。只有沉重的呼吸声、极轻微的脚步声和车轮碾压沙砾的沙沙声,在死寂的旷野中回荡。斥候如同鬼魅般在前方探路,避开可能的游骑。

刘锦棠一身戎装,跨坐战马,行进在队伍前列。他目光如鹰,紧盯着北斗星指引的方向。夜风卷起沙尘,打在脸上生疼,他却浑然不觉,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快!再快!必须赶在黎明前抵达!

经过一夜艰苦的强行军,当东方天际泛起第一抹鱼肚白时,古牧地城那黑黢黢的轮廓终于出现在地平线上。城北、西北方向,一片寂静!艾克木汗的主力果然被董福祥在黄田方向的佯攻牢牢吸引!

“好!”刘锦棠低喝一声,眼中寒光迸射,“天助我也!传令!各营按预定方位,立即展开!炮兵,抢占北门外高地,构筑阵地!工兵,清除城下障碍!步队,准备云梯、炸药!拂晓时分,准时发起总攻!”

血火黎明,雷霆总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