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海上砺剑,郑森立威

站在撤回的船头,看着那些或疲惫、或茫然、或带着轻伤的面孔,郑成功的心如同被巨石碾压。他深切地认识到,仅有热血与忠义,远远不够。一支无法如臂使指、令行禁止的军队,在这残酷的乱世中,不过是待宰的羔羊。郑鸿逵、郑彩等叔伯辈虽同属郑氏集团,名义上共抗清廷,实则各有心思,兵马难调,联盟松散,关键时刻根本指望不上。

“联盟终是下策!欲成大事,非有绝对掌控之精锐不可!”他握紧拳头,指甲几乎嵌进掌心。父亲的旧部盘根错节,叔伯们各有山头,他郑成功,必须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只听命于他一个人的铁军!

估计就是这个时候,很多军事行动调不动军队的时候,才要郑成功下定决心,要“吃掉”郑彩、郑鸿魁的军队!

于是,撤回厦门后,他选择了鼓浪屿这片相对独立且易于防守的岛屿,开始了近乎严苛的整训。

每日拂晓,天色未明,鼓浪屿的海滩和临时开辟的校场上便已是杀声震天。

“列队!快!”

“弓手,仰角四十五,放!”

“长枪阵,前进!刺!”

郑成功亲自督导,目光如炬,不放过任何一丝懈怠。他将军队重新编伍,设立明确的层级指挥,推行严格的军纪。无论是原郑家旧部,还是南澳新募的兵勇,在此地都需从头磨砺。陈辉、洪旭等核心将领亦身先士卒,与士兵一同操练,共甘共苦。

他深知水师乃立足之本,对战舰操演、水上搏杀、火器运用尤为看重。战船穿梭于厦门湾内外,演练着各种阵型变换与战术配合。炮声隆隆,硝烟时常弥漫海面。

这一日,训练间隙,郑成功召来了负责粮饷筹措的黄恺。这位被他委派到安平镇(原郑家势力核心区)的干吏,面带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