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第四十四回 第九节 落笔终章

“这张拍得真好,把秘火的光拍得特别柔和。”海蓝蓝伸手拂过海报上自己的身影,海报里她的圣物鳞片正散发着蓝光,与秘火的光芒相互呼应。

虞明则注意到海报角落的小细节:观鱼台的石阶上,有个小小的身影正在拍照,那是赵强当年躲在角落直播的样子,被摄影师巧妙地加了进去;湖面的水波里,隐约有半透明的鱼影,是水族的象征;三族碑的纹路里,藏着细小的梵文和云篆,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这些细节都是考古系的学生们提的建议。”慧灵喝了口赵强递来的热茶,解释道,“他们说,海报不仅要展现你们三位的守护故事,还要体现所有参与其中的人——被解救的学生、醒悟的黑袍人、甚至是默默提供帮助的校卫队。”

她指着海报边缘的一串小头像,继续说道:

“这些是用浮雕工艺做的,印刷出来会有立体感,每个头像都对应着一个真实的人,比如这个举着灭火器的,就是当年第一个冲上去救人的体育系男生。”

“咔嚓”一声轻响,相机的快门声打断了众人的讨论。陈宇举着一台崭新的单反相机走进来,相机是省博物馆奖励他的,因为他提供了大量1943年日军“水鬼计划”的原始资料。

他的镜头正对着书架上的新展品——那是一尊用白鳞议会的弯刀融化后铸成的和平鸽雕塑,鸽子的翅膀展开,姿态舒展,翅膀上用激光刻着密密麻麻的名字,从虞明、海蓝蓝到普通的学生、校卫队成员,甚至包括那些醒悟后参与清理工作的黑袍人。

“这尊和平鸽昨天刚运来,我特意拍几张照片当展品介绍的配图。”陈宇放下相机,从背包里翻出一本采访提纲:

“省电视台和《江南日报》的记者会定在明天上午十点,就在博物馆的展厅里,流程已经确定了。”他翻开提纲,指着最后一页,“最后一个问题是留给你们三位的:作为大学阶段的终章,有什么想对江南大学的学弟学妹说的?”

虞明望向窗外,香樟路上,一群穿着蓝色军训服的新生正围在“多元文明研究社”的摊位前,摊位上摆着三族图腾的拓印工具、《三族史话》的简装版和水族的贝壳饰品。

一个戴眼镜的男生正拿着放大镜观察双鱼玉佩的复制品,另一个扎着马尾的女生在笔记本上认真记录着什么,他们的笑容鲜活而明亮,与1985年刚入学时的自己如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