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府里陈兰忙上忙下,招呼厨房给儿子与大孙子做他们爱吃的菜肴。波才则在厅堂等待波彦他们回府。
进城后,波彦直接回到波府,众官员识趣连续几天没有打扰波彦。
波彦在波府休息三日。
白天陪陪孩子,外出一年,三子波昭对波彦都有点陌生,更不要说最小龙凤胎,对波彦是完全没有记忆,但说到底是血浓于水,几日下来,他们都粘着波彦玩,波彦带着他们和收养的孩子疯玩。
晚上波彦和陶贞两人在房间里忙上忙下。
第四日。
波彦去到刺史府,处理周昕无法决断的政务。
也知晓了袁术妄想天开,竟然想靠长安朝廷给的几张策书,从他手上夺取地盘,他任命的四郡太守已被关押起来。
随着波彦回归宛陵,众人更加安心,更加踏实的做事。
下午,波彦看完最后一份文书,让诸葛瑾、裴松与陶恪,把所有文书归纳整理。
起身打算回波府陪家人。邢道荣来报,说有个青年文士递上名刺与桂阳郡太守举荐信求见。
波彦听是自己堂舅陈群举荐的人,起了兴趣,自己这个堂舅那也是大才之人,要不是桂阳郡还需要他治理,波彦早想把他调回自己身边,协助自己处理政务。
他举荐之人,定是入了他眼,身怀才能。
波彦要看看是谁,拿起邢道荣递上来的名刺。
打开后惊喜万分。郭嘉,竟然是郭嘉。在波彦看过的三国演义中,记着郭嘉为曹操出谋划策,打败袁绍,夺取河北。后又献策击败草原乌桓与鲜卑两大部落,可谓是立功无数,智谋无双。
波彦亲自出府迎郭嘉。见刺史府门口辕门下,站立一位文质彬彬的读书人。
波彦走上前去。对着此人说道:“可是奉孝当面?”
这文士内心震撼,没想到吴侯竟能亲自出府,见他这名不经传的小小读书人。急忙对波彦行礼说道:“颍川郭嘉拜见吴侯。学生怎敢劳吴侯大驾。”
波彦急忙扶起郭嘉笑道:“奉孝不必多礼,信中,长文堂舅称奉孝有经天纬地之才,胸有定国安邦之策。吾闻之大喜,奉孝到我治下,乃吾之大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