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海丰复土第1章炉火星芒

第1章 炉火星芒

凤凰洲的冬夜总带着潮味,石屋的窗纸被海风鼓得簌簌响。我盘膝坐在草席中央,六女分据两侧,掌心相抵的刹那,剑心通明的内息如暖流淌过四肢百骸。吴燕殊的软剑悬在膝前,剑穗随着呼吸轻轻颤动,她睫毛上还沾着白日演武场的沙粒:“剑心刚进阶,需每日温养,切不可急进。”

我睁开眼时,青锋剑突然从剑鞘里跃出,在石屋中划出七道弧光,最终稳稳落在掌心。剑身上映着六女的脸,王婉婉肩头的绷带还泛着药香——那是五坡岭之战留下的伤。“今夜的内息比昨日沉凝,”阿黎指尖搭上我的腕脉,眉梢微扬,“看来双修的法子确实有用。”

白砚已铺开图纸,烛火照着她眼下的青影:“明日得去潮州古城的铁匠营,李铁匠说新炉子的风口总堵。”她笔尖点在“木托突火枪”的图样上,“按你说的加了缓冲簧,试射时后坐力减了三成,就是枪管容易炸膛。”

天未亮我便带着六女过江。潮州古城的码头已泊满船只,郑族长派来的民夫正往岸上卸粗铁块,黑黢黢的铁块上沾着煤烟,是揭阳铁矿用本地煤矿炼成的——这是昨日刚到的货。“稀土矿和信丰精铁从虔州运来的,”守码头的陈三叔递来账本,指着另几艘船,“李铁匠说这‘杂色石’掺进毛铁里,能让精铁韧得像竹片。”

铁匠营设在古城西巷,三十座土炉并排而立,烟筒里冒出的黑烟搅散了晨雾。李铁匠正光着膀子抡大锤,火星溅在他满是老茧的胳膊上,竟烫不出痕迹。“刘云大人来得正好!”他扔下水锤,指着新砌的高炉,“这风车拉的风箱是厉害,就是风太急,煤烧得太快。揭阳来的粗铁块里渣子多,得靠这大炉子炼净。”

我绕着高炉转了圈,水车的木轮正顺着韩江的水流转动,通过齿轮带动风箱,“呼哧”声震得地面发颤。炉口堆着半人高的粗铁块,是揭阳送来的毛铁,泛着暗淡的灰黑色。“在风口加层铜网试试,”我捡起块稀土矿,在手里掂了掂,“碾碎了掺进毛铁,按白砚算的比例来,能去渣增韧。”

白砚已蹲在试枪架旁,三个特战队员正轮番试射新枪。木托抵在肩窝上,“砰”的一声闷响后,铅弹穿透百步外的木板,留下个规整的圆洞。“第五把了,没炸膛,”她在本子上画了个勾,突然抬头看向巷口,“元璟大人怎么来了?”

元璟穿着件月白长衫,手里摇着折扇,仿佛不是来铁匠营,而是逛茶楼:“听闻刘将军造了新利器,特来瞧瞧。”他目光扫过堆在墙角的枪管——那是用信丰精铁锻打的成品,突然笑了,“这些铁管子能比得过元军的强弓?”

吴燕殊的银狐突然从她袖中窜出,对着元璟龇牙。我按住剑柄时,黄丽已搭上箭:“元大人若没事,就请回吧,这里是军务重地。”

元璟却故作不见,踱步到打铁砧旁,指尖划过块未锻打的粗铁块——揭阳来的毛铁还带着矿渣。“听说每日能造五百把枪?这要是让元军知道了……”他话没说完,雷芸已将刚淬过火的精铁刀架在他脖子上,刀刃上的水汽滴在他的长衫上,晕出深色的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