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暗影再临

彼岸的“宁静”并未持续太久。流沙河对岸的这片土地,其荒凉死寂的程度,比之河对岸有过之而无不及。黑色的岩层如同巨兽扭曲的骨骼,裸露在地表,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混杂着硫磺与朽木的刺鼻气味,稀薄的诡韵如同无形的毒瘴,无孔不入地侵蚀着生机。

然而,对于刚刚从罪业之海挣脱的五人而言,这片土地的“寻常”危险,反而显得微不足道。他们寻了一处相对稳固的岩洞,轮流调息,丹药如同不要钱般服下,争分夺秒地恢复着近乎枯竭的力量。

张自在内视己身,意识海依旧残留着与河流意志对抗后的裂痕,但混沌种子却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餍足”后的沉寂。它不再躁动,也不再传递出明确的意念,只是如同一个深不见底的灰色漩涡,静静悬浮,缓慢地转化、吸收着在回水湾吞噬的“净世佛炎”与河流意志碎片。他尝试着调动一丝寂灭之力,发现比之前更加得心应手,少了几分狂暴,多了几分如臂指使的精准。这是一种危险的平衡,但他别无选择,只能在这条路上继续前行。

八戒的恢复最为“粗暴”。他不再抗拒体内那沉甸甸的罪业,反而尝试着去“梳理”它们。吞噬的阴影集合体、承载的沙僧羁绊罪业,在他那口“黑锅”的镇压下,从最初的激烈冲突,逐渐趋于一种混乱而危险的“共存”。他偶尔会打出一个饱嗝,喷出丝丝黑气,随即又赶紧吸回去,模样滑稽,却昭示着他正在以一种匪夷所思的方式,消化着这份“力量”。

悟净(沙僧)的恢复则显得沉稳而坚定。他摒弃了过往浑噩时被动承受罪业的方式,开始主动引导体内那浩瀚的流沙罪业。那罪业不再是无序的负担,而是如同沉重的、流淌的黑色沙河,在他意志的驾驭下,可化作最坚固的壁垒,亦可化为最缠人的枷锁。他沉默寡言,但每一次气息的流转,都带着斩断过去、重塑自我的决绝。

阿月则专注于温养琉璃盏碎片。三块碎片在她纯净佛力的滋养下,光华逐渐恢复,彼此间的联系也更加紧密。她偶尔会与悟净交流几句关于古佛国与琉璃盏的古老见闻,眼神中除了坚定,也多了几分对前路的思索。

孙悟空依旧是那副桀骜不驯的样子,但金瞳扫过正在努力恢复的众人时,少了几分以往的讥诮,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审视。他体内的斗战之力在沉寂中酝酿,仿佛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

三日之后,众人的状态虽未恢复至巅峰,但也已有了基本的自保与行动之力。张自在决定继续向西行进,根据悟净和阿月模糊的指引,前往可能存在线索的下一处地点。

就在他们离开临时栖身的岩洞,踏入一片布满嶙峋怪石的黑色戈壁时——

天空,那永恒的紫色,骤然暗澹了一瞬。

并非云层遮蔽,而是一种概念上的阴暗,仿佛某种庞大无匹的意志,隔空投下了注视的阴影。

“来了。”孙悟空第一个停下脚步,金瞳瞬间锐利如刀,望向东南方的天际。他周身的妖气不受控制地升腾而起,带着跃跃欲试的暴戾。

张自在心头一凛,瞬间将感知提升到极致。混沌种子传来一丝微弱的悸动,并非恐惧,而是……确认。确认了来者与之前那些杂兵截然不同的“品质”。

悟净沉默地上前一步,与孙悟空并肩而立,周身气息沉凝如山,脚下的黑色砂石无声地流动起来,仿佛化作了无形的流沙领域。八戒舔了舔嘴唇,眼中闪过一丝混合着紧张与兴奋的光芒,背后的黑锅印记微微发烫。阿月则迅速将琉璃盏碎片握在手中,纯净的佛光蓄势待发。

没有狂风,没有雷霆。

东南方的天空中,空间如同水波般荡漾,两道身影缓缓浮现,一步踏出,便已跨越数里之遥,悬停在众人前方的空中。

左边一位,是一位身穿月白僧衣,外罩锦绣袈裟的年轻僧人。他面容俊美,嘴角甚至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悲天悯人般的微笑,但那双眼睛,却空洞无物,仿佛两口深井,倒映不出任何情绪,只有一片虚无的慈悲。他手中捻着一串漆黑的念珠,每一颗念珠上都刻着一张扭曲痛苦的人脸。

右边一位,则是一位肌肉虬结的巨汉,身高近丈,只穿一条破烂的皮裤,上身赤裸,皮肤呈现出暗沉的金属色泽,上面布满了无数狰狞的伤痕与扭曲的黑色经文。他手中提着一根粗大无比的、非金非石的黯色柱子,柱子表面不断流淌着粘稠的、仿佛拥有生命的阴影。他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有一种纯粹的、毁灭一切的麻木。

“阿弥陀佛。”那年轻僧人开口,声音空灵悦耳,却带着一种机械般的冰冷,“贫僧‘寂心’,奉未来佛祖法旨,特来为诸位迷途之人,指引通往‘净世’的彼岸。”

他身旁的巨汉一言不发,只是将那根黯色柱子往身前一拄,一股蛮荒、沉重、仿佛能压塌虚空的恐怖气势轰然扩散,与寂心僧人那虚无的慈悲形成诡异的互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指引?”孙悟空咧嘴,露出森白獠牙,“俺看是来送死的!正好,刚过河身子还有点僵,拿你们活动活动筋骨!”

寂心僧人脸上那悲悯的笑容丝毫未变:“妖猴顽劣,执念深重。唯有投入‘净世’洪炉,方能洗尽铅华,得证永恒空寂。”他的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张自在身上,“尤其是你,身负‘混沌异数’,更是‘净世’仪式不可或缺的‘薪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