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必极度谨慎。能够操控此类物质的实体非常强大。需要更多数据。我们将保持关注。”)
邮件的落款是一个代号:“N.T.Observer”(神经毒理学观察者)。
林可一遍又一遍地读着这封邮件,每一个单词都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巨大的涟漪。
确认!
来自专业领域的、基于她提供质谱数据的确认!对方不仅肯定了“X物质”的存在和氟代季铵盐的本质,更精确推测了其可能的长链全氟烷基结构(C8F17-),并完美解释了其恐怖毒性的机制(破坏神经元膜电位)!这完全符合陆浩宇赠书中的前沿理论和他们观察到的所有死亡特征!
更震撼的是,对方没有回避她报告中关于“循环”的离奇描述!虽然谨慎地标注为“推测”,但明确提出了“生物电干扰延伸至系统甚至量子相干层面”的可能性!这为“X物质”引发时空扰动的恐怖特性,提供了第一个来自外界的、理论上的支撑点!
这不是石沉大海。
这是死寂深海中,第一道微弱的、却无比清晰的回波!来自一个理解深渊、并敢于正视深渊的同行者!
……
巨大的冲击让林可浑身都在微微颤抖,不是因为恐惧,而是因为一种近乎眩晕的激动和……被理解的震撼。她的研究,她的发现,她的指控,第一次在冰冷的学术逻辑层面,得到了遥远的、匿名的、却无比有力的共鸣!
手臂的针孔传来一阵强烈的、如同共鸣般的脉动,仿佛她体内的“中和剂”或残留的“X物质”,也在回应着这来自远方的科学共鸣。
她不再是孤身一人在黑暗中嘶吼。
在暗网的无边海洋里,第一道涟漪,终于荡漾开来。
林可关闭了平板,小心地藏好所有的设备和U盘。她走到狭小的旅馆窗前,推开布满灰尘的窗户。外面,不知何时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冰冷的雨丝飘进来,打在她的脸上。
她抬起头,望向灰蒙蒙的、雨幕笼罩的天空。雨水混合着泪水滑落,但她的嘴角,却缓缓地、极其艰难地向上扬起了一个微小的、却无比真实的弧度。
那不再是悲恸的弧度。
那是绝境中看到一丝微光,背负着沉重之名,却依然选择继续前行的、战士的弧度。
“N.T.Observer……” 她低声念着这个代号,声音在雨声中几不可闻,“谢谢。”
然后,她深吸了一口带着雨水清冷气息的空气,眼神重新变得坚定而锐利。
沉默已被打破。
涟漪已经荡开。
战斗,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