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明德大学!
QCMS中心的纯白走廊像巨型集成电路板,林可的脚步声被消音材料吞噬。
狄拉克阵列的液氦管道嘶鸣如垂死巨兽,林可臂间的针孔在靠近主控台时骤然灼亮,将防护服映成幽蓝的X光片。
周启明镜片后的笑意纹丝未动:“云博士的理论,正在改写热力学第三定律。”
······
明德大学西北角,量子计算与分子模拟中心(QCMS)。
巨大的银灰色流线型建筑在雨后湿漉漉的阳光下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与其说是学术殿堂,不如说更像一座戒备森严的堡垒。空气滤网发出低沉的嗡鸣,过滤后的空气带着一种无机质的、略带负离子的冰冷清新,却无法驱散那股新建筑特有的、混合了特种涂料、绝缘材料和精密金属的微涩气味。
林可跟在周启明身后,踏入了QCMS的核心区域。
脚下是光滑得能映出人影的白色合成材料地板,头顶是隐藏式LED光源投下的、均匀到令人不适的冷白光。两侧墙壁是同样的纯白,嵌入式的线缆管道和通风口被设计成流畅的几何线条,整个空间如同一个被放大亿万倍的、一尘不染的集成电路板。两人的脚步声落在特殊的消音材料上,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瞬间被吞噬,只留下一种令人心头发毛的绝对寂静。
只有一种声音顽强地穿透了这层寂静的膜。
一种持续的、低沉而压抑的嘶鸣。
它来自走廊的深处,随着他们的前行,声音逐渐变得清晰、沉重。那不是机械运转的噪音,更像是某种庞大生物在极度痛苦中发出的、压抑在喉咙深处的哀嚎。嘶鸣声中还夹杂着细微的、仿佛金属因极致低温而收缩呻吟的“吱嘎”声,以及液体在超高压管道内湍急流动的沉闷呼啸。
“这就是我们的核心,狄拉克阵列。” 周启明的声音在空旷寂静的走廊里响起,带着一种主人般的自豪和掌控感。他停下脚步,推开一扇厚重的、由特种合金和透明复合材料制成的气密门。
门后,是一个巨大到令人眩晕的空间。
首先攫住视线的,是矗立在空间中央的庞然大物——狄拉克阵列。
它并非传统意义上堆满机柜的计算机房,而更像一座由无数闪耀着银灰色金属冷光的精密模块堆叠、连接而成的未来主义雕塑。模块之间,粗大的、包裹着多层绝热材料的管道如同巨蟒般虬结缠绕,其中奔流着维持超导状态所需的液氦。正是这些管道,发出着那令人心悸的嘶鸣和呻吟。
整个阵列被笼罩在一个巨大的、透明圆柱形防护罩内。防护罩表面流动着淡淡的蓝色能量波纹,内部则弥漫着因极低温而产生的、肉眼可见的白色冷雾。冷雾在阵列复杂精密的几何结构间缓缓流淌、盘旋,如同为这冰冷的钢铁巨兽披上了一层神秘的、不断变幻的纱衣。防护罩内的温度显示:-271.3°C,无限逼近绝对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