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破碎的信标

就在这时,林可手臂上的针孔印记毫无征兆地传来一阵尖锐的刺痛,比之前的任何一次都更强烈、更清晰!刺痛感直冲大脑,随之而来的不再是模糊的碎片,而是一股冰冷、湍急、带着强烈空间撕裂感的信息流!

“阵列…核心…过载…狄拉克海…沸腾…” (强烈的灼烧/撕裂感)

“路径…错误…强行…撕裂…而非…编织…” (空间被蛮力撕开的意象)

“前体…缺失…结构…锚…稳定…” (强烈的“需要基石”的意念)

“B7…区…脆弱…节点…危险…源头…” (一个精准的空间坐标感:B7区)

林可痛哼一声,几乎从椅子上滑落,双手死死按住太阳穴。杜恒的意识碎片不再是模糊的低语,而是变成了直接冲击她感官的、充满痛苦和警示的具象化信息!她“看”到了“狄拉克阵列”核心区域那狂暴失控的能量湍流,“听”到了量子结构被强行撕裂的刺耳尖啸,“感受”到了杜恒在维度夹缝中被那狂暴信标拉扯的痛苦!

尤其是最后那个精准的空间坐标感——“B7区”——如同烙印般刻在她的意识里。那是信标不稳定性的核心源头,是风暴的中心!

“B7区…” 林可喘息着,冷汗浸湿了后背。她立刻调出QCMS中心的建筑结构图。B7区,位于“狄拉克阵列”主体下方,是核心能源传输线路的汇聚节点和高能冷却系统的关键泵站所在!一个物理结构上就相对脆弱、却又承担着巨大能量负荷的区域。如果这里因为过载而崩溃…引发的连锁反应足以摧毁整个阵列核心!

“守夜人”的警告、周启明论文的缺陷、能源日志的异常、杜恒跨越维度的痛苦感知…所有的线索瞬间汇聚、贯通、指向同一个残酷的真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周启明的“信标计划”,是一个建立在流沙上的危楼。他们拥有“狄拉克阵列”的蛮力,拥有星N生物科技提供的危险“X物质”衍生体作为“诱饵”和“炸药”,但他们唯独缺少了最关键的东西——能够稳定那狂暴时空褶皱的“容器”和“锚”!

那就是陈重当年天才般构想并合成的独特MOF前体(P-X 前体)的结构信息和能量特性!

这种MOF材料,不仅仅能稳定“X物质”本身,它那独特的金属有机框架结构,在能量场中能形成一种天然的、高度有序的谐振腔和缓冲层。它就像给狂暴的能量湍流套上了一个精密的导流渠和减震器,能将无序的破坏力转化为相对可控的、定向的时空弯曲——这才是稳定“信标”的基石!

周启明团队没有这个“基石”。

他们试图用纯粹的算力和蛮横的能量堆积来模仿这种稳定效果,其结果就是能源效率的灾难性低下和系统濒临崩溃的极端不稳定。杜恒在维度夹缝中,如同一个站在风暴眼里的观测者,直接“感知”到了这种结构性的缺陷和缺失,发出了“前体…稳定…”的警示。而那个“B7区”,就是这结构缺陷在物理世界最脆弱、最先崩溃的爆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