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验码:在信息末尾加入基于前面所有数字计算的校验码,防止传输错误或被篡改。
虚位码:在真实的加密信息前后,加入大量无意义的、同样来自报纸的“噪音”词汇,干扰破译。
紧急信号:约定特殊的词汇组合,代表“身份暴露,紧急撤离”、“取得重大突破,请求接应”、“危险,暂停联络”等极端情况。
多重密钥:除了汇率,还可以引入股市特定代码的涨跌幅、某类商品价格指数等作为备用或复合密钥,增加复杂性。
构思这套系统耗费了他巨大的心力,仿佛在脑海中进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他必须考虑到每一个细节:纸条的材质、墨水的颜色、书写习惯、折叠方式、混入废纸的时机、回收处老头的反应、外部截获的成功率…… 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可能导致满盘皆输。
他知道,仅仅在脑海中构建是不够的。他必须进行一次极其谨慎的测试,验证这套系统的可行性,尤其是……验证那个回收处的老头,是否真的可能是一个潜在的、无意识的,或者……甚至是有所察觉的“信使”。
机会终于来了。老刀让他再次运送一批过期文件去回收处销毁。这次,林野提前准备好了一张便签纸。上面用潦草的字迹,写着一些看似随意摘抄的词语,混杂在几张作废的报表草稿中:
“柴油 发电机 维修 … 诚信经营 货到付款 … 废旧金属 高价回收 … 厂房出租 地理位置优越 …”
这些词语,如果被不知情的人看到,只会以为是某个工作人员随手记下的杂事。但按照林野设计的密码本(假设当日密钥为某个测试值),其中“诚信经营”和“厂房出租”这两个来自特定坐标的词汇,应该能解码出一个简短的信息:“测试通道”。
这是一个风险极高的举动。如果老头是普通的看守,他不会在意。如果老头是内部的监控人员,这张纸条可能会立刻引起警觉。如果老头……是其他势力的人,后果更难预料。
林野的心脏在胸腔里沉重地跳动,但他脸上没有任何异常。他像前几次一样,将沉重的纸箱放在回收处的指定区域,和那个打着盹的老头完成了交接。在放下纸箱的瞬间,他仿佛不经意地,将那张混有特殊便签的草稿纸,放在了那堆文件最上面、一个看似随手一放,但又不容易被忽略的位置。
老头依旧浑浊着眼睛,含糊地应了一声。
林野没有停留,转身离开。每一步都仿佛踏在心跳的鼓点上。他知道,自己刚刚投递出了一枚无声的鱼雷,它可能石沉大海,可能误中副车,也可能……最终抵达希望的港湾。
回到财务部,他强迫自己投入到工作中,但整个下午,他的感官都处于一种极度敏锐的状态,留意着任何可能的风吹草动。没有异常。基地依旧在它的轨道上冷漠运行。
小主,
直到晚上,躺在宿舍的床上,他才允许自己稍微放松。测试已经发出,他所能做的,只有等待。他回忆起父亲林卫东,那个老一辈的缉毒警,在那个技术落后的年代,他们又是靠着怎样的智慧和勇气,在黑暗中传递信息?信念,或许就是最强大的加密算法。
他也在思考杨建国。这位经验丰富的老警官,在外部,必然也在动用一切资源,寻找与他联系的方法。自己发出的这个微弱信号,他能捕捉到吗?他能理解这背后复杂的密码逻辑吗?
林峰知道,这套暗号系统即便成功建立,也绝非高枕无忧。它如同在万丈深渊上架设的钢丝,需要极致的谨慎和维护。他必须不断优化规则,甚至准备备用方案。
但这是他必须踏出的一步。从被动接收信息,到尝试主动、安全地传递信息,这是他在卧底道路上的一次质变。他不再仅仅是一个潜入者,更是一个试图从内部点亮灯塔的引路人。
长夜漫漫,脑海中那由数字、词汇和规则构筑的隐形世界,成为了他对抗这片实体黑暗的最强大武器。他闭上眼睛,仿佛能看到那些加密的信息,如同微小的光点,正沿着一条无比险峻的路径,艰难地、执着地,向着光明所在的方向,缓缓流动。
暗号系统,已在他心中激活。接下来,就是等待第一个来自远方的、经过加密的回应。那将意味着,他不再是孤身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