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动作快如闪电,却又稳如磐石。他首先将老刀真正需要的那份“.spf”文件找到,并刻意选择了最慢的传输模式,让进度条以令人心焦的速度缓慢爬行,以此为他的“非常规操作”争取宝贵的时间。
同时,他的左手在键盘辅助区飞快地输入了一串他私下摸索出的、用于诊断底层日志的隐蔽指令。这不是常规操作,而是他在长期观察系统维护人员操作时,凭借过人记忆力偷学到的一鳞半爪。指令成功执行,他绕开了表层的文件管理系统,直接尝试抓取那个神秘临时文件的数据块。这个过程如同在防火墙的视觉盲区里窃取珍宝,任何一丝多余的数据波动都可能触发警报。
进度在无声中推进,每一秒都像一个世纪般漫长。他甚至能听到自己太阳穴血管“突突”搏动的声音,鼻腔里那熟悉的化学气味此刻变得格外浓烈,仿佛要腐蚀他的冷静。
就在数据抓取完成,并被他迅速隐藏到一个标记为“待清理-系统垃圾”的深层缓存目录的下一秒,老刀似乎失去了耐心,猛地站起身,皮鞋踏在地毯上,发出沉闷的声响,朝他走来。
“怎么回事?一个副本要传这么久?”老刀的声音带着寒意,目光如探照灯般扫过林野的屏幕。
“刀…刀爷,不知怎么回事,速度特别慢,可能…可能这条备用线路负载太大了……”林野适时地表现出技术层面的无措和一丝惶恐,指着屏幕上那蠕动前行的进度条,额角渗出的细密汗珠在灯光下泛着微光,这半真半假的生理反应完美地掩护了他内心的惊涛骇浪。
小主,
老刀皱着眉,审视地盯着屏幕看了几秒,又回头看了看自己同样不太顺畅的笔记本,最终从鼻腔里哼出一声不满:“废物系统!快点!”他转身走回自己的座位。
林野心中那根绷紧到极致的弦,稍稍松弛了微不可察的一分,但巨大的危机感依旧笼罩着他。他迅速清除了所有非常规操作的指令记录,只留下那个正在“艰难”传输文件的界面。
当老刀最终拿到他需要的文件后,便沉浸在自己的工作中,不再理会林野。不久,网络维护结束,系统恢复正常,那个神秘的临时文件夹路径也如同海市蜃楼般消失无踪。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林野如同在熔岩上行走。他必须完美扮演“林野”,处理着仿佛永无止境的票据,但整个灵魂都系于那个被他冒险窃取、深藏起来的数据块上。他不敢在财务部的终端上有任何异动,所有的期待与恐惧,都必须压抑到独处的时刻。
夜晚,回到那间囚笼宿舍。完成反锁和例行的、近乎偏执的反监控检查后,他才敢取出那台宝贵的、经过杨建国特殊改造的微型平板。通过物理转接线,将隐藏的数据块导入。
解密过程同样是一场无声的战斗。文件自带内部密码,他利用这段时间对财务部密码规则的观察,尝试了基于老刀习惯和系统默认规则的几种组合。第二次尝试,一声极轻微的“滴”声,文件应声开启。
屏幕上呈现出的,不是简单的流水列表,而是一张清晰到令人灵魂颤栗的犯罪网络拓扑图!
核心是三个代号分别为“信天翁”、“渡鸦”、“鹞鹰”的离岸账户。庞大的毒资通过数十个皮包公司(“金叶贸易”、“兴旺建材”等名字赫然在列)化整为零,汇入这三个“洗钱池”。
而真正的核心,在于资金的最终流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