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新的怀疑

“算盘”对我的态度,在首航成功后,进入了一种极其微妙的阶段。他依旧赋予我重任,将“幽灵通道”后续几个重要拓展阶段的规划草案交给我审核,权限也并未收回。但他召见我的频率降低了,即使召见,谈话也更加简洁,更加专注于具体业务,很少再像之前那样,进行那种触及内心和忠诚度的、充满哲学意味的拷问。

这看似是信任加深的表现,但我却从中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息。他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睛,在偶尔扫过我时,不再带有那种解剖式的探究,反而多了一种……类似于评估一件即将被用于某种特定危险环境的、精密工具般的冷静与疏离。他不再试图“理解”我,而是开始“计算”我的使用价值和风险系数。

这种感觉,在一次关于利用“鹞鹰”账户进行新型虚拟货币洗钱路径测试的讨论中,达到了顶峰。我根据 Level 7 权限接触到的新数据,提出了一个风险更分散、追踪难度更高的方案。“算盘”听完我的陈述,没有立刻评价方案本身,而是沉默了片刻,忽然问了一个看似无关的问题:

“林野,你对你现在所掌握的这些……金融工具的理解,似乎超出了常规培训的范畴。尤其是对某些……早已被主流遗忘的、早期加密协议的熟悉程度。”

我的心脏瞬间漏跳了一拍。为了追查“伯爵”和那些早期资金流向,我确实私下恶补了大量关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本世纪初的、那些如今已鲜为人知的早期数字加密技术和金融协议的知识。这些知识,按理说,不应该是一个专注于现代物流和风险管理的“猎隼”所熟练掌握的。

“算盘先生,”我强迫自己保持镇定,大脑飞速运转,“我认为,要构建真正无迹可寻的通道,就必须了解所有可能被追踪的技术路径,包括那些看似过时的。了解它们的弱点,才能更好地规避,甚至……利用它们遗留的盲区。这是我个人在权限提升后,自发进行的一些……知识储备拓展。”

他看着我,目光平静无波,仿佛刚才只是随口一问。“未雨绸缪,很好。”他淡淡地评价了一句,便将话题重新拉回到了方案本身,仿佛刚才那致命的试探从未发生。

但我后背的寒意,却久久无法散去。他注意到了!他注意到了我知识结构中的“异常”!虽然他暂时接受了我的解释,但这颗怀疑的种子,已经在他那精密如同超级计算机的大脑中埋下。他不再直接拷问我的忠诚,而是开始从更细微的、技术性的层面,审视我这个人存在的“合理性”。

除了“算盘”,老刀这个老狐狸的态度也愈发暧昧。他不再像之前那样,偶尔会说些似是而非、带着试探或警告意味的话。现在他见到我,大多只是公式化地点头示意,或者露出那种毫无温度的职业性微笑。但他那双隐藏在镜片后的眼睛,观察我的时间却更长了,尤其是在我与“算盘”单独会面之后,或者当我调用某些敏感数据区域时。他像一只经验丰富的秃鹫,在天空中盘旋,不急于俯冲,只是耐心地等待着猎物自己露出疲态或破绽。

更让我不安的是,那个未知的“第三方”,似乎也因为我地位的提升和活动的加剧,而变得更加活跃。

就在我“休息”期的最后一个晚上,我例行公事地清理一批临时通讯缓存时(这次我更加仔细,几乎是逐条检视),再次发现了一条极其隐秘的、被标记为“系统冗余噪音 - 待清除”的异常记录。这次不是通讯请求,而是一段极其短暂、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数据包“嗅探”痕迹,其目标,赫然指向了我之前为了调查“伯爵”,以“完善风险评估”名义调取的那些、关于欧洲艺术品交易的历史数据包!

虽然这个“嗅探”行为立刻被系统的防御机制拦截并伪装成了“噪音”,但其出现的时间点,恰好在我获得 Level 7 权限、并首次大规模调取该类数据之后不久!而且,其技术特征,与上次那个指向“阿马尔菲”的失败通讯请求,在加密手法和底层协议偏好上,存在着高度的相似性!

同一个潜伏者!他(或者他们)不仅还在,而且,已经将注意力集中到了我的身上!他注意到了我对“历史数据”的兴趣!他在窥探我的调查方向!

一股毛骨悚然的感觉沿着我的脊柱爬升。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四面都是镜子的迷宫,每一个方向都映照出我的身影,而真正的窥视者,却隐藏在镜子之后,我无法分辨其来源,是“算盘”的另类监控?是“黑隼”的技术侦查?还是那个真正独立的、目的不明的第三方?

这种被多方、以不同方式怀疑和窥视的感觉,比正面冲突更消耗心力。它无孔不入,难以捉摸,迫使我的精神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戒,如同拉满的弓弦,再持续下去,随时可能崩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