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财务秘密

“方舟”系统!集团的核心财务管理系统!我就这样……接触到了?

一股混合着激动与极度谨慎的情绪瞬间涌上心头。这看似是一次针对微小异常的例行核查,但背后是否隐藏着“算盘”或“引路人”的又一次试探?他们想看看,一个技术专家在接触到核心财务数据时,会有什么反应?还是说,财务部内部本身也存在派系或问题,这次核查是借我这个“外人”来印证某些事情?

无数念头电光火石间闪过脑海。我知道,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关口,也是一个可能蕴藏着巨大机遇的窗口。

“我明白财务严谨性的重要性。”我表示理解,脸上露出配合的神色,“我会尽力协助核对。”我接受了临时权限申请,一个全新的、界面更加复杂、数据字段更加繁多的系统窗口在我屏幕上展开。

“方舟”系统,果然名不虚传。里面充斥着令人眼花缭乱的代码、科目、金额、往来方代号……与“流水线”系统注重实物轨迹不同,“方舟”记录的是资金的幽灵般的舞蹈。采购、支付、内部转账、成本分摊、利润提取……每一笔都与外部看似合法的公司、离岸账户、以及一些代号模糊的“合作伙伴”相关联。

“账本”显然对这套系统极为熟悉,他指引着我,快速定位到与“批次A-77-09CK”相关的财务数据。我们开始逐项核对:供应商代号“黑森林”的加密电子发票、通过一家注册在开曼群岛的贸易公司支付的比特币流水记录、这批原料进入集团后,在不同部门间流转时产生的内部“贡献点”成本划拨……

我的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着,一方面,我必须专注于“账本”提出的具体核对点,从技术角度分析物流数据与财务数据的匹配度,给出专业意见;另一方面,我如同一个潜入宝库的小偷,眼角的余光贪婪地捕捉着“方舟”系统暴露出的庞大财务网络的冰山一角。

我看到了令人咋舌的资金流动规模,看到了层层嵌套的离岸公司结构,看到了利用加密货币、贸易融资、甚至艺术品买卖进行洗钱的复杂操作痕迹。这个网络的精密和庞大,远超我之前作为刑警的想象。它不仅仅是为毒品利润服务,更像是一个寄生在全球金融体系上的、贪婪而高效的吸血怪物。

在核对过程中,我刻意表现出对财务知识的“生疏”和对复杂资金流向的“困惑”,偶尔提出一些在外行看来合理、但在专业人士眼里略显幼稚的问题。比如,我会指着一条复杂的多方转账记录问:“这笔资金为什么先转到‘北极星信托’,又立刻转到‘深蓝航运’,最后才进入我们的账户?直接支付不是更简单吗?”

“账本”听到这个问题,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带着优越感的笑容,仿佛在嘲笑技术专家的“不通世事”。“猎隼先生,这就是财务运作的艺术了。”“账本”耐心解释,语气中带着一丝炫耀,“直接支付会留下清晰的资金链路,容易被追踪。通过多个看似不相关的合法实体进行流转,可以有效地模糊资金来源和最终受益人。‘北极星信托’提供法律架构掩护,‘深蓝航运’则对应着一批真实存在的、夹带私货的常规货轮……这些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通道’。我们的‘方舟’系统,核心功能之一就是管理和优化这些‘通道’,确保资金安全、高效地‘洗净’并汇入指定的账户。”

他说的轻描淡写,但我却从中听到了一个庞大、黑暗且运作成熟的洗钱帝国的轮廓。这不仅仅是技术,这是一套完整的、与全球金融漏洞共生的罪恶生态。

“原来如此,受教了。”我适当地表现出“恍然大悟”,同时巧妙地引导着话题,“看来,‘流水线’管实物,‘方舟’管资金,两者相辅相成,才能确保集团……嗯,业务的顺畅。”

“正是!”“账本”似乎很满意我的“领悟”,话也多了起来,“实物和资金,就像一个人的两条腿,缺一不可。而且,‘方舟’的能力远不止于此。”他压低了一些声音,带着几分神秘,“它还能根据市场波动、汇率变化、甚至特定地区的监管政策,动态调整资金池的分布和洗钱路径的权重。‘算盘’大人会给出最优化的策略,我们财务部负责执行。可以说,我们掌握着集团的命脉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财务人员特有的、对自身重要性的强调,甚至隐隐透出对技术部门或武装部门的一种轻视。

我心中冷笑,表面上却连连点头,表示赞同。就在这时,我在配合他核对一条内部成本分摊记录时,假装无意间操作失误,触发了一个数据关联显示——屏幕上瞬间弹出了一张复杂的、动态的资金流向图谱,图谱的一个边缘节点,赫然关联着一个让我心脏骤停的代号——“摇篮”!

虽然那图谱一闪即逝,被我“手忙脚乱”地立刻关闭,但那个代号,如同烧红的烙铁,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摇篮”!“夜莺”临终信息中提到的、比“金库”更核心的终极目标!它的资金,竟然是通过“方舟”系统进行流转和管理的!这意味着,“摇篮”项目不仅存在,而且已经深度融入了集团的财务体系!

“啊,抱歉抱歉,操作失误。”我连忙对“账本”表示歉意,脸上挤出尴尬的笑容,“这财务系统太复杂了,我有点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