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保护伞浮现
病房里的空气仿佛凝固成了坚冰,每一次呼吸都带着刺骨的寒意和沉重的压力。老严那边针对李志斌的抓捕行动已如箭在弦,每一秒的流逝都伴随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而我,在结束了那通令人神经高度紧绷的通讯后,并未允许自己有丝毫的松懈或喘息。父亲的案卷,那个承载着血色记忆与未解之谜的数字空间,依旧像一座在我内心炽烈燃烧、亟待喷发的沉默火山。张海这个名字,无疑是火山口最灼热、最狰狞的一道裂痕,但直觉告诉我,这裂痕之下,涌动的岩浆可能远比看到的更为深广、更为骇人。
我不能仅仅被动等待李志斌这边的结果。他是连接当下佛爷残余网络与未来追赃行动的关键活体枢纽,但张海,以及可能存在的、更深层次、更高层级的“保护伞”网络,才是彻底斩断佛爷帝国根基、还原父亲殉职全部真相的核心所在。我必须利用这行动开始前、风暴眼中短暂的、令人窒息的平静,向那段被刻意尘封的历史纵深处,再掘进一尺,再揭开一层帷幕。
我重新将注意力聚焦在屏幕上,点开了那个标记着沉重历史的文件夹。目光如鹰隼般扫过已经反复审视、几乎能背下来的现场报告和技侦记录,最终精准地锁定在《“9.17”专项行动总结报告(内部)》以及与之紧密关联的《后续处理意见及涉事人员岗位变动备案》上。这类文件,往往如同古生物的化石,不仅记录着事件本身,更蕴含着系统内部在面对重大变故时的反应模式、权力调整以及那些不易察觉的、试图引导叙事方向的微妙痕迹。
总结报告的行文是官方而沉痛的,高度肯定了父亲林卫东及其所率队员的英勇无畏与大无畏牺牲精神,客观分析了行动失利的主要客观原因——归结于“敌情信息的突然变化”与“敌方火力配置的绝对优势”,并由此提出了“进一步加强边境地区情报网络建设”与“提升一线缉毒干警武器装备水平”等颇具建设性的建议。这一切,从表面上看,逻辑清晰,反思到位,完全符合一套标准化、程式化的事后复盘与经验总结流程。
但我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能够过滤掉一切干扰信号的探针,绝不放过任何一丝可能存在的、不协调的波纹与杂音。我的指尖在触摸板上缓慢而坚定地滑动,报告末尾附着的、那份参与此次行动复盘及报告最终审定工作的人员名单,一行行名字依次掠过……直到,一个名字如同隐藏在草丛中的毒蛇,骤然跃入我的眼帘,带来一阵冰冷的刺痛感——王振雄。根据备注信息,当时他是省厅某相关业务处的副处长,位列报告审定小组成员之一。
王振雄…… 这个名字,在我的情报储备库中,并非一个完全陌生的符号。在漫长的卧底生涯中,通过那些零碎收集、需要拼图般串联的隐秘信息,我隐约知道,此人在佛爷集团势力版图扩张的几个关键时间节点上,曾在某些政策的区域性执行尺度、特定案件的管辖权归属等看似不起眼的环节,有过一些“恰到好处”的、完全符合程序规定却在实际效果上为佛爷集团提供了宝贵喘息空间与操作余地的“灵活处理”。只是当时,这些信息如同散落的珍珠,缺乏一根能够将其串联起来的、坚固的证据链条,加之他彼时职位已然不低,使得针对他的深入调查始终未能有效展开。
此刻,他为什么会出现在“9.17案”这种级别的重大案件复盘小组的名单里?以其当时所在的部门与职位,他并非该案的直接主管领导,也非技侦或缉毒领域的核心负责人,这种参与,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微妙与 “越位”之感。
一个大胆的、一旦成型便令人脊背发凉的猜想,如同黑暗中疯狂滋生的毒蔓,悄然缠绕上我的心头:如果说,张海是在具体的技术侦查层面,为那场血腥伏击悄无声息地打开了一扇致命的“后门”;那么,在更高层级的、涉及事后定性与责任追究的环节,是否也需要一个关键人物,来确保内部的调查方向被巧妙地引导,将一切铁板钉钉地定性为“意外遭遇”和“力量悬殊导致的失利”,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住张海这个直接执行者不被暴露,进而也保护住隐藏在张海身后的、真正的幕后黑手——佛爷?
这个王振雄,他在复盘小组中的角色,是否就是扮演了这个至关重要的“安全阀”和“定向者”?
这个念头一旦产生,便如同附骨之疽,再也无法驱散。我立刻接通了与陈曦的加密通讯频道,声音因这个极具冲击力的猜想而不可避免地带上了一丝急促:“陈曦,我需要你立刻调整分析重点,优先处理一个新目标。”
“我在听,目标信息?”陈曦的回应没有丝毫迟滞,背景音里持续不断的服务器散热风扇声,仿佛是她思考时稳定的节拍。
“重点筛查我们已掌握的、所有与佛爷集团秘密资金往来相关的记录,时间范围覆盖‘9.17案’发生前后至少三年。寻找任何可能与一个叫王振雄的人产生直接或间接关联的资金线索。他当时的公开职务是省厅某业务处副处长。特别注意,这类关联必然会经过极其复杂的伪装,资金流向可能并非直接支付到他个人名下,更大的可能是通过其亲属、特定关系人、白手套公司,或者以‘咨询顾问费’、‘项目投资回报’、‘古董艺术品交易’等看似完全合法的商业名目进行迂回操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王振雄,省厅前副处长……收到。已加入核心筛查名单,优先级设定为最高,与张海并列。”陈曦没有提出任何疑问,展现出绝对的信任与高效的执行力。我听到通讯那头,键盘敲击的声响骤然变得密集而迅捷,如同夏日骤雨敲打在铁皮屋顶上。
在等待陈曦运用她那强大算法进行数据挖掘的这段时间里,我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没有陷入空等。我迅速调取了内部人事档案数据库中,关于王振雄的公开履历信息。仔细审视之下,此人的仕途轨迹堪称“顺风顺水”,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步步高升”的典范。尤其是在“9.17案”这场导致多名精锐干警牺牲的重大悲剧发生后不久,他非但没有受到任何负面影响,反而很快便从省厅副处长的位置,调任至某个经济地位重要、治安情况复杂的地级市,担任了公安局局长这一实权要职!并在之后的若干年里,继续稳步晋升,目前已在某个相邻省份的公安系统内,担任公安厅副厅长的高位,权柄更重!
一个在佛爷帝国崛起与扩张的关键时期身处重要岗位,且在其任内发生“9.17”这般惨烈大案后,个人仕途未受丝毫波及反而能逆势上扬、一路绿灯的人……这本身,就是最值得深究的、极不正常的信号!
心脏在胸腔里沉重而有力地搏动着,每一次跳动都仿佛在敲打着警示的鼓点。如果王振雄真的也是佛爷精心编织的“保护伞”网络中的关键一环,而且可能是比张海位置更高、作用更核心的一环,那么这张隐藏在体制内的黑网,其深度、广度以及对执法公正性的侵蚀程度,将远远超出我此前最坏的预估!它不仅仅只是渗透到了技术执行层面(张海),更可能已经触及了能够影响案件定性、人事安排、资源调配的决策和保护层级!
时间在焦灼、压抑的等待中,一分一秒地缓慢流逝。我感觉自己仿佛正站在一个地壳活动日益活跃的火山口边缘,脚下传来的细微却持续的震颤感无比清晰,炽热粘稠的岩浆在薄薄的地壳之下汹涌奔腾,随时可能寻找到最脆弱的缝隙,爆发出毁灭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