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宁轩将手中东西递给早已等候在一旁的杨淑玉,杨淑玉仔细检查了一下药丸,然后手脚麻利地将药丸用水化开,小心翼翼地喂进了女儿嘴里。
墨清楠烧得迷迷糊糊,却还知道吞咽。
喂完药,杨淑玉又从狱卒送来的小布包里,拿出了一套崭新的银针。针身细长,在昏暗的烛火下泛着冷光。
“夫君,你带孩子们退后些。”
杨淑玉的声音恢复了镇定,眼神专注而锐利,与平日里那个温婉柔顺的妇人判若两人。
她小心地解开女儿的衣领,露出脖颈和前胸的穴位,取出一根银针,在烛火上燎烤片刻,手法娴熟地刺入了女儿脖颈的风池穴。
墨清竹和墨清晗紧张地捂住了嘴,墨怀鑫也瞪大了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
他们从未见过母亲这般模样,冷静,果决,身上散发着一种陌生的威严。
杨淑玉心无旁骛,一针接着一针,或捻或提,动作行云流水。
她多年未曾碰过这些,但那些刻在骨子里的记忆,此刻却无比清晰。
外祖父严厉又慈祥的面容,仿佛就在眼前。
随着最后一根银针落下,她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额上已是满是汗珠。
一家人围在墨清楠身边,大气都不敢出。
时间一点一滴过去,不知过了多久,殷素忽然伸手,摸了摸孙女的额头,眼中闪过一丝喜色。
“热度……好像退了些。”
杨淑玉立刻伸手探上女儿的脉搏,片刻后,她紧绷的脸终于松弛下来,眼眶一热,泪水险些夺眶而出。
“脉象稳住了。”
她声音发颤,带着劫后余生的庆幸。
“烧……很快就会退了。”
“太好了!”
“楠姐儿没事了!”
墨清晗和墨怀鑫再也忍不住,小声地欢呼起来。
墨清竹也松了一口气,紧紧握着妹妹的手,脸上露出了几天来的第一个笑容。
墨宁轩扶住摇摇欲坠的妻子,将她揽入怀中,在她耳边轻声道。
“辛苦你了,淑玉。”
杨淑玉靠在丈夫坚实的胸膛上,点了点头,心中百感交集。
这一身被她藏了十几年的本事,没想到竟是在这暗无天日的诏狱里,救了女儿的性命。
一场危机暂时过去,但更大的阴影,依旧笼罩在每个人心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流放三千里,去往苦寒的北境。
那是一条九死一生的路。
“爹,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