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谈何容易?
国内外学者,对超导材料的追求和实验,绝不比他少。
已经试验过无数种材料,几乎穷尽这个世界的已知材料、元素,但还是不行。
23年,南韩一个团队声称研究出代号为“LK-99”的常温超导材料。
初听这个消息很激动,然而随着自己亲手复刻后,只收获了浓浓的失望。
假的......
知道这个国家喜欢造假,没想到连严肃的尖端科学领域也搞造假。
这种东西,只要实验一下就能轻易戳破的谎言,真不明白造假意义何在......
潘院士环顾体积庞大的量子计算机,不禁摸了摸两鬓的白发。
没几年就要六十岁了。
届时精力、脑力都会随着年纪增长大幅下降。
真不知道有生之年能否见到,正常电脑大小的量子计算机......
实验的嗡鸣声刹那响起,又转瞬结束。
助手统计完各实验数据,走到潘院士身旁;“潘院士,号材料电阻过大,不符合量子计算机的要求。”
“知道了。”潘院士表情平静:“继续换下一个。”
失败太多次,已经麻木了。
为研制更先进的超导量子计算机,除了优化各系统、算法外。
最主要的就是试验材料。
笨办法,或叫穷举法,一个一个去试,碰运气。
这就是科学实验,枯燥、失败才是主题。
非毅力卓绝的人,不可能坚持下来。
甚至有些科学家穷尽一生、空耗一生,都没能找到那个正确答案。
或是走在错误的道路上,越努力、越偏离,却丝毫不知。
前沿科学领域充满未知,谁也不知道前方是对是错,只能往前莽。
无外乎在科学领域有“朝闻道,夕死可矣”地殉道精神。
若是真的能一窥自己苦苦追求而不可得的真理,科学家们真愿意献出自己的生命求一个正确答案。
踏踏踏!
就在这时,实验室外的走廊上,响起整齐的脚步声。
“实验先暂停。”潘院士向门口走去。
这里可是国家重点量子实验室,是二级保密单位。
外面有安保站岗,一般情况下不会让人进来打扰实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至少有什么事都会事先通知。
相关行程、安排,没有说今天会有人来这里.......
潘院士好奇来人身份,打开实验室的金属门,向外看去。
心中疑惑更甚。
只见一名国安提着金属箱,身后跟着一小队武警战士。
以这样的阵容来到实验室......
“潘院士。”陈刚快跑几步,来到潘院士前,微笑问好。
对任何一个国家级科学家,他都会表示最大的尊重。
如今国家在尖端科学领域的突破发展,离不开这些顶级科学家的辛勤科研攻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