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洁的月光下,风西河清澈见底。
两岸芦苇、灌木,随着微风轻轻摇曳。
夜色沉寂,只有水流划过石滩的“潺潺”声。
掩盖着水下多具与淡绿色河水融为一体的身影。
它们的体表随水波光影不断变幻,在可见光下与水草、河岩无缝衔接。
除了微微调整方向,不碰撞河岸或是河中的大型障碍物。
其它时间都一动不动,顺着河水流淌。
无声无息间,接近下游的苔溪镇。
此刻,仿生鲤鱼没有再游动。
如一条翻肚皮的死鱼般,飘在河面上。
与水下的隐形身影,一同顺流飘下。
提供极近距离的定位。
千米高空,一架彩虹无人机盘旋在云层下方。
机身底部的主动式红外夜视仪悄然启动。
无任何可见光泄露,仅一束不可见的红外光束,如细密的网般垂直铺洒向河面。
光束穿透夜色与水流,毫无阻碍地覆盖了这片水域。
既不惊扰水面浮游生物,也未让水下的潜行之物察觉异常。
红外光束触碰到水下实体的瞬间,便被表层材质反射回来。
即便它们能贴合环境伪装、调节体温与水温趋于一致,却无法改变自身的物理反射特性。
无人机的接收装置精准捕捉到这些清晰的反射信号,瞬间回传。
无人机操作室。
屏幕的冷光倒映陈军冷峻的神情。
他指尖按在金属台上,目光盯着眼前的红外图像。
彩虹无人机搭载的主动式红外夜视仪,正将水下画面实时传回。
原本漆黑的屏幕上,多道清晰的人形轮廓格外扎眼。
红外反射形成的亮边锐利分明,连躯体摆动的弧度、背部凸起的棱线,以及划水时尾端散开的微弱反射光斑,都被精准捕捉。
水流的扰动在图像上只呈现为细碎的杂波,却丝毫掩盖不住那些身影的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