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初,吕清心带着何雨阳、何雨柱、何雨水来到了北平。一家人在四合院团聚的那天,何雨阳和何雨柱已经长成了14岁的少年,何雨水也6岁了,扎着小辫子,怯生生地喊着“爹”。何大清抱着孩子们,看着吕清心温柔的笑脸,心里满是幸福——12年的颠沛流离,终于换来了此刻的团圆,换来了和平的生活。
“以后,咱们就在北平安家,再也不分开了。”何大清对家人说。吕清心点点头,眼里满是泪水——她知道,这和平的日子来之不易,是丈夫和无数战士们用生命换来的。
随着开国大典的日子越来越近,北平的安保工作也进入了紧张的冲刺阶段。
何大清率领独立师,与其他部队密切配合,对北平市区进行了全面的排查,粉碎了国民党特务的多次破坏阴谋,确保了城市的安全稳定。
9月底的天安门广场,已经布置得焕然一新。何大清带着战士们,在广场周边进行最后的巡逻,看着主席台上鲜艳的五星红旗,看着广场上等待开国大典的百姓们,心里充满了期待。
他想起了1937年在热河的艰难岁月,想起了南京大屠杀的血海深仇,想起了南下讨蒋的浴血奋战——所有的苦难,都将在开国大典的礼炮声中,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师长,您说开国大典那天,会很热闹吧?”一名年轻的战士问。何大清笑着说:“会的,会很热闹。到时候,全中国的百姓都会看着北平,看着天安门,看着咱们的新中国诞生。咱们一定要守好这里,让开国大典顺利举行,让全中国的百姓都能看到胜利的希望。”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的礼炮声在北平上空响起。何大清率领独立师的将士们,整齐地列队在天安门广场两侧,守护着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当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何大清和将士们齐声敬礼,眼中满是泪水——这是他们12年浴血奋战换来的胜利,是无数同胞用生命换来的和平。
礼炮声中,何大清仿佛看到了南京大屠杀中逝去的同胞,看到了热河根据地并肩作战的战友,看到了北平四合院里等待团圆的家人。
他知道,新中国的成立,只是一个新的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还有更美好的生活要去建设。
开国大典结束后,何大清回到了四合院。吕清心和孩子们早已做好了饭菜,等着他回来。
何雨阳兴奋地对他说:“爹,今天的开国大典太壮观了!我以后也要像您一样,为新中国做贡献!”何大清摸了摸孩子们的头,笑着说:“好,爹等着你们长大,一起建设咱们的新中国。”
夜色中的北平,灯火璀璨。何大清站在四合院的院子里,看着天上的星星,心里满是安宁。
12年的战火岁月已经过去,和平的日子已经到来,而他将继续守护着这座城市,守护着这个国家,守护着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