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的时光,在华北军区紧锣密鼓的建设中悄然流逝。
盛夏的军区大院,梧桐树枝繁叶茂,遮挡住灼热的阳光,训练场上的呐喊声、武器装备的调试声此起彼伏,透着一派昂扬向上的生机。
何大清站在办公楼的窗前,望着远处整齐列队的第三军战士,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经过三个月的整顿与打磨,华北军区的各项工作已步入正轨,曾经带着战场硝烟的部队,如今既有实战的锐利,更添了章法与沉稳。
这三个月里,何大清几乎没有片刻停歇。
他扎根部队,从早操到夜训,从营房检查到战略研讨,事无巨细都亲力亲为。
针对第三军多是抗美援朝老兵的特点,他摒弃了僵化的训练模式,将朝鲜战场的实战经验融入日常训练:在山地攻防演练中,复刻上甘岭的坑道战术;在反坦克训练中,还原龙源里的伏击技巧;甚至组织战士们开展“战场复盘会”,让老兵们分享作战心得,年轻士兵们取长补短。
除了训练,他还着力整顿军纪、改善战士生活。
亲自制定《军区日常行为规范》,明确奖惩制度,让部队作风焕然一新;推动营房翻新工程,给每个宿舍配备了桌椅和储物箱,解决了战士们住宿拥挤的问题;协调后勤部门改善伙食,保证战士们训练之余能吃上热乎、营养的饭菜。
战士们私下里都说:“何军长不仅会带兵打仗,更会疼人,跟着他干,心里踏实!”
在国防建设上,何大清更是不敢松懈。
他带领参谋团队,走遍了华北军区的边防线,实地勘察地形,重新规划国防工事布局;协调地方政府,开展军民联防建设,组织群众参与边防巡逻、物资运输。
针对华北地区的战略特点,制定了多套应急作战方案,确保一旦有突发情况,部队能迅速响应、果断处置。
王军长来军区视察时,看到井然有序的训练、焕然一新的营房和战士们饱满的精神状态,由衷赞叹:“大清,你这三个月干得漂亮!华北军区现在是兵强马壮,防线稳固,中央总算能放心了!”
就在何大清以为可以稍微松口气,继续推进军区后续建设时,军部的通信兵急匆匆地送来一份加密文件,信封上印着“中央军委特急”的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