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链”实验被严格保密,实验地点选在“共鸣之地”地下百米深处的密闭实验室,以隔绝外界干扰与潜在风险。首批参与者仅有五人,皆是同盟中最顶尖的智慧与能量操控者:林岩、霜语大师、汐首领、在符文破译上天赋异禀的砾,以及一位在“启灵”仪式中展现出非凡精神直觉的雪眼年轻萨满“冰痕”。
实验室内,五人围坐在一个由五块巨大能量晶体构成的正五边形阵列中央,每块晶体都与他们的精神力建立了初步连接。当“心链”装置启动,强大的谐振场瞬间爆发,将五人的意识强行从肉体中剥离,拉入一个混沌的、由流光与碎片化思维构成的共享精神空间。
起初是极致的混乱与痛苦。林岩脑海中严谨的数学公式与物理模型,与霜语大师充满象征意义的古老圣歌激烈碰撞,迸发出刺耳的精神杂音;汐首领对海洋韵律的感知化作滔天巨浪,试图吞噬一切;砾脑中奔涌的数据流如同决堤的江河,毫无章法地冲击着共享空间;冰痕那纯粹而冰冷的意志,则如同寒冰,试图冻结这狂乱的一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剧烈的精神冲击让所有人脸色惨白,嘴角渗出血丝,实验几乎要在启动瞬间宣告失败。但在意识崩溃的边缘,林岩率先放弃了强行控制,转而尝试去理解霜语大师圣歌中蕴含的能量韵律;汐首领则引导着自己的海洋感知,将奔涌的数据流化作有序的潮汐,起伏流转;冰痕的冰冷意志也不再是单纯的冻结,而是为这混乱的思维洪流提供了稳定的结构与秩序。
某一刻,混乱骤然平息。五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没有被强行融合,而是找到了一种奇妙的共舞节奏,如同五股溪流汇入同一片湖泊,各自保持特性,又相互滋养。一个困扰龙部落工匠数月的能量传导效率难题,在霜语大师一句关于“冰与火共生”的古老比喻,与砾突发奇想的非线性数学模型碰撞中,瞬间找到了最优解;一段关于“守护者”网络激活条件的模糊记载,在林岩的逻辑推理框架与冰痕的精神直觉补充下,变得清晰可辨。
尽管这次意识连接只维持了不到十分钟,结束后五人都因精神透支而陷入深度昏迷,需要数日才能恢复,但他们在这短暂的共享思维中,一口气解决了四个之前停滞不前的核心技术难题。思维的壁垒,被第一次强行打破,为同盟的技术爆炸注入了最关键的催化剂。
“方舟之触”计划,在“天网”初步稳定、“心链”实验证明可行性后,终于提上日程。执行地点选在“共鸣之地”刚刚建成的主谐振塔——这座高达百米的建筑,由灵纹金属与冰核交织而成,顶端镶嵌着一块融合了“海魂髓”与极品冰核的超级能量晶体,是同盟目前所能制造的最强大能量装置。
操作者最终确定为林岩与冰痕——两人在“心链”实验中展现出最强的精神韧性与能量操控精度。实验当天,“共鸣之地”所有非必要人员被疏散至十里之外的安全区域,泽、冰眼、汐首领等高层则在临时指挥所内,通过远程监控屏息凝神地注视着一切。
“能量充能百分之八十……谐振频率校准完毕……目标锁定‘方舟’外部三号备用传感器阵列……准备低功率激活……”林岩的声音透过通讯器传来,冷静得不带一丝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