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意外来客

他看起来约莫四旬年纪,面容儒雅,气质温润如玉,手中没有拿任何东西,只是随意地负手而立。他的身上,没有任何官威,也没有任何咄咄逼人的气势,整个人,就像是一幅淡淡的水墨山水画,与周围这充满了官场肃杀之气的环境,格格不入,却又无比和谐地存在着。

此人正是三天前,在酒楼上,遥遥感应到苏文渊引动文曲星的那位神秘儒士。

刘德海的瞳孔,在看到此人的一瞬间,猛地收缩成了针尖大小。他脸上的从容与得意,在刹那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的震惊与一丝……深深的惶恐。

他几乎是连滚带爬地从主考官的座位上冲了下来,一路小跑到那青衣男子面前。当着所有人的面,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九十度的大礼。

“下……下官青河县刘德海,不知……不知简学士大驾光临,有失远迎,罪该万死!”他的声音,因为极度的紧张,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简学士?

这个称呼,让在场的所有考官,包括心乱如麻的周正言在内,都猛地抬起了头,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在大奉王朝,能被称为学士的,只有一处——翰林院!

而翰林院的学士,最低也是从四品的官阶。这等人物,怎么会出现在青河县这个小小的县试考场上?

青衣男子,也就是简随云,微笑着虚扶了一下,一股柔和的力量便让刘德海不由自主地直起了身。这股力量,温润平和,却又浩瀚如海,让刘德海心中更是叫苦不迭。

这是……第五境齐家,为大儒境的标志——“仁风化雨”。一念之间,便能以自身之道,影响一方天地,安抚或压制他人之心神,远非他这种还在君子境门槛徘徊的儒修可比。

“刘县尊不必多礼。”简随云的声音依旧温和,“我只是四处游学,恰好路过青河,听闻今日县试,文风鼎盛,便想来感受一二。不请自来,倒是我冒昧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说得轻描淡写,却让刘德海的后背,再次被冷汗浸湿。

游学?那何时到来的青河县?

这种人物,往往都是京城白鹿书院里的顶尖存在。白鹿书院,乃是大奉第一儒道圣地,其中大儒林立,甚至有几位亚圣、半圣级别的人物坐镇,其地位超然,有时连皇权都需礼让三分。

一想到自己刚才那番专横的举动,甚至之前的行为,可能已经完全落入了这位大儒的眼中,刘德海就觉得一阵天旋地转。

“大……大学士言重了。您能莅临指导,是我青河县天大的荣幸!”刘德海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简随云不置可否地笑了笑,他的目光,扫过整个至公堂,目光精准地落在了刘德海手中那份,被画上了巨大红叉的试卷上。

“刘县尊,”他看似随意地问道,“若我没看错,你手中这份卷子,似乎……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刘德海的心,咯噔一下沉到了谷底。

自己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回……回大学士的话。”刘德海的额头上,冷汗涔涔而下,“此篇文章,文采尚可,但其立意,曲解经义,宣扬法家霸道,有悖于我儒家德治之本。下官……下官也是为了维护考场风纪,才……才将其判为劣等。”

他只能硬着头皮,将刚才的说辞又重复了一遍。

“哦?是吗?”简随云的眼中,闪过一丝耐人寻味的笑意,“可否……让本官,也拜读一下这篇异端邪说?”

刘德海哪里敢说半个“不”字,他双手颤抖着,恭恭敬敬地,将那份试卷,呈了上去。

简随云接过试卷。

他没有立刻览阅,而是先看了一眼那上面的字迹。

“颜筋柳骨,铁画银钩……好字!”他点了点头,不由自主赞了一下。

然后,他的目光,才缓缓地落在了文章的内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