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可曾调查,为何朝堂遍布五姓七望的官员?即便是寒门学子,也抵不住五姓七望的侵蚀?”
李世民不置可否,言道:“自是调查过,范阳卢氏的学堂之内,大批次的五姓七望子弟入学,堪称是官员的培养基地。
如今大唐,除了国子监,无一处私塾能望其项背。”
刘洎笑道:“看来五姓七望隐藏的很好,陛下并未发现真相,不过也不怪陛下,五姓七望可能此布局已经实行了数十年之久。”
“何意?”
“陛下,佛寺便是帮助五姓七望侵蚀寒门学子的一把刀。”
李世民惊身而起,不可置信的望向刘洎,“什么?怎么可能?”
“陛下,关中之事便是臣处理的,五姓七望借助佛门之力天衣无缝,根本不是临时起意能达到的合作效果。
臣回京后便着手开始调查长安的九大寺庙。”
李世民双手攥拳,肩膀微颤,“查到了什么?”
“九大寺,除了无漏寺、华严寺,皆有放印子钱。
而那些借印子钱的,正是我朝大大小小的官员。”
李世民一屁股坐回龙椅,一时间胸口剧烈起伏,半晌说不出话来。
“给朕详细说说,他们是如何残食这般多官员的。”
刘洎清笑一声,“因一句话——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凡参加科举之人,从乡试、省试开始,他们就已经开始选拔有潜力的寒门学子,待那群学子踏入长安……”
刘洎从五姓七望族中子弟接触、腐蚀的所有细节一一道出。
“怪不得,怪不得前隋末期杨广与五姓七望的矛盾那般严重,怕是杨广已经发现自己为朝廷吸纳天下贤才的科举制度成了五姓七望进一步把控天下的温床。
也难怪早年间才华横溢、礼贤下士的杨广后期成了暴君,杨广若是不反抗,与傀儡皇帝何意?”
李世民只感觉如今汗毛倒竖,也就是今年的封名让朝廷注入了一批新鲜血液,可其中被五姓七望腐蚀的又有多少尚未可知。
乡试、省试,已经足以看出一个学子的学识。
也就是说这么多年励精图治举行的科举,五姓七望先行挑选了一遍,朝廷一直在吃五姓七望剩下的残羹剩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