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风则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对混沌之气的运用。他尝试在极限体能消耗下,依然保持混沌之气的稳定运转和快速恢复,模拟在恶劣环境中持续作战的能力。
第三天,团队配合与战术演练。
四人开始进行简单的战术配合演练。由苏雨晴设计各种突发战斗场景(如遭遇伏击、被强大个体追击、需要保护重要物品等),然后进行实战模拟。
林晓风作为主攻和核心防御点;苏雨晴凭借出色的格斗技巧和战术头脑,负责策应、突袭和指挥协调;王胖子负责后勤支援、干扰(比如撒盐、扔符,虽然效果感人但气势足)以及关键时刻的“肉盾”吸引火力;李慕白则利用他改装的一些小玩意儿(如强光爆鸣器、简易陷阱、无人机侦察模型)进行远程辅助和信息收集。
起初配合生疏,漏洞百出,王胖子和李慕白更是手忙脚乱。但在一次次失败和总结中,默契开始慢慢形成。林晓风也刻意收敛大部分力量,锻炼在团队框架下的战斗方式,而非一味依靠个人能力碾压。
第五天,专项能力提升。
针对幽冥岛可能存在的各种威胁,林晓风开始了专项修炼。
他重点加强“混沌之眼”的穿透性和持久性,试图能看穿更复杂的能量迷雾和物理障碍。
他反复练习那些新掌握的攻击性符箓,如“炎爆符”和“风刃符”,力求在最短时间内以最小消耗完成绘制并激发。他甚至开始尝试将两种不同属性的符箓进行组合,比如用风刃符加速炎爆符,产生更强大的爆炸效果,虽然成功率低得可怜。
最重要的,是他对“煞气模拟”的深化。根据韩风笔记中提到的“岛是活的”、“它在呼吸”等信息,他推测岛屿本身可能就弥漫着某种类似幽冥煞气的负面能量场。他不再满足于模拟其形,而是尝试更深层次地理解那种“死寂”、“吞噬”的意境,并思考如何用混沌之气的“化”与“驭”去应对,甚至……反过来利用环境!
小主,
第七天,信息破解与装备整合。
李慕白那边取得了重大进展。他利用高精度扫描仪和自编的算法模型,成功将兽骨上的裂纹数字化,并通过与全球各种神秘区域的地理数据进行模糊比对,终于初步还原出了一幅极其简略、但关键点清晰的幽冥岛地图!
地图显示,岛屿中心区域被标记为巨大的危险区(很可能就是“源池”所在),周围分布着几种不同的地形区域:迷雾丛林、黑色山脉、骸骨海岸等。并且,地图上标注出了三个相对安全的“临时庇护点”,以及一条若隐若现、通往岛屿中心的相对“安全”路径!
这条路径,无疑是韩风当年用生命换来的宝贵信息!
同时,李慕白将采购来的各种装备进行了整合和改装。给每个人的通讯器增加了抗干扰模块和紧急求救信号;制作了几个简易的能量探测器(基于林晓风提供的煞气感应原理);甚至尝试将林晓风绘制的“金刚符”微缩后集成到作战服的关键部位,虽然效果大打折扣,但聊胜于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