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守护之灵

古玉的光芒达到鼎盛,随后缓缓收敛,但在其上方,那汇聚的混沌光点却凝聚不散,逐渐勾勒出一个模糊的、修长的、散发着淡淡威压的身影。

那身影初时虚幻,迅速凝实。只见它鹿角、驼头、兔眼、蛇项、蜃腹、鱼鳞、鹰爪、虎掌、牛耳……赫然是华夏传说中神龙的形象!只是其通体并非血肉之躯,而是由纯净无比的混沌灵气构成,呈现出一种半透明的、内蕴无穷玄光的质感,眼眸开阖间,流转着岁月沉淀的智慧与一丝深藏的疲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龙形之灵盘旋于空,虽体型不大,却自然散发出一种镇压四方、梳理地脉的磅礴气势。

“悠悠万载,沉眠至今…大道未绝,传承有继…善。”龙灵开口,声音直接响彻在林晓风的心湖,古老而威严,带着一丝如释重负的慨叹。

林晓风心中震撼,却并不慌乱,他起身,依照古礼,恭敬一拜:“后学晚辈林晓风,得蒙先师垂青,获授《混沌天经》,承继道统。敢问尊驾是?”

“吾乃此地脉龙气与先师一缕守护意念结合所化之灵,亦可称‘守墓之灵’。”龙灵目光落在林晓风身上,带着审视,也带着一丝欣慰,“汝既能开启此‘源初之境’(指内景天地),引动吾之苏醒,可见已得先师真传,踏足布阵之境。更难得的是,汝心性坚毅,虽历恐惧而不坠其志,遇诱惑而能守其心,未负先师所托。”

“守护之灵?”林晓风心中一动,想起古墓最终大殿的空旷与沉寂,“前辈一直守护着先师的遗蜕?那古墓……”

“古墓不过表象,先师遗蜕早已归于天地,与大道同眠。吾之使命,并非守一座空坟,而是守护先师留下的最后‘火种’——这枚承载‘源初之境’的混沌源玉,以及…等待真正的传承者出现。”龙灵的声音带着追忆,“昔日先师携众道友布下‘绝地天通’大阵,封禁归墟通道,亦使此界步入末法,实乃无奈断腕之举。然先师亦知,封印非永固,归墟之侵蚀终会卷土重来。故留下此玉与部分传承,寄望于后世,能有人承其遗志,寻得彻底解决之道。”

林晓风肃然起敬:“末法真相,晚辈已从壁画与传承中知晓。先辈高义,令人感佩。只是…那‘观察者’又是何物?它们似乎对‘源初之境’和…那‘虚无之种’格外关注。”

龙灵的身形微微波动,似乎这个名字引起了它的警惕。“‘观察者’…乃游弋于真实与虚无缝隙之间的奇异存在,非生非死,秉承某种冰冷的‘秩序’。它们觊觎混沌,亦畏惧混沌。先师曾言,彼辈或为更高维度的‘清道夫’,意图将一切归于其定义的‘纯净’,即绝对的‘无’。汝之内景天地,蕴含混沌本源,自成规则,于彼等而言,既是异数,亦是目标。至于‘虚无之种’…”

龙灵的目光投向被封印的断龙剑,眼神复杂:“此物乃影噬母巢核心本源碎片所化,极难彻底湮灭。先师当年将其封于坐骑敖烬体内,借龙族气血与地脉之力缓慢磨灭,本意是化害为宝,磨砺后人。不料幽冥教妄动,加速其异变,更被汝带入此初生之境…福祸难料。”

它顿了顿,继续道:“‘观察者’对‘虚无之种’亦有兴趣,或许在彼等看来,此物亦是需被‘净化’的混沌杂质。汝身兼二者,已成彼等眼中亟需‘修正’之异常。”

林晓风苦笑,这还真是麻烦集中营了。“前辈,可知如何应对‘观察者’?又如何彻底处置这‘虚无之种’?”

龙灵摇动龙首:“‘观察者’无形无质,难以力敌,唯有不断提升此方天地壁垒,完善自身规则,使其无法定位、难以渗透。至于‘虚无之种’…强行摧毁或会引发不可测之后果,先师当年亦选择封印磨灭之途。汝可借《混沌天经》之力,辅以此方天地本源,徐徐图之,或可将其化为己用,亦未可知。然切记,不可使其脱离封印,更不可令其与强大归墟之力接触,否则恐生剧变。”

化为己用?林晓风看着那被金色符文紧紧锁住的阴影,觉得这想法颇为大胆,但并非全无可能。《混沌天经》包罗万象,或许真有转化利用这等邪异之物的法门。

“多谢前辈指点。”林晓风再次行礼,“如今外界风波诡谲,幽冥教与‘公司’蠢蠢欲动,不知前辈日后有何打算?可否助晚辈一臂之力,应对危机,守护此界?”

龙灵的身形在空中缓缓游动,混沌之气随之流转。“吾之存在,依托于此源初之境与先师遗泽。苏醒之后,吾之使命便是辅佐传承者,稳固此界,应对大劫。吾可助汝调理此地脉龙气(内景天地灵气),加速天地成长;亦可凭吾对上古阵法的理解,助汝参悟更精妙之阵道;必要时,吾亦可显化龙形,助汝迎敌。然吾灵体初醒,力量未复,且无法长时间脱离此境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