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皇后听了,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但更多的是了然和一丝感慨:“原来如此。你自幼便聪慧过人,过目不忘,本宫是知道的。
只是没想到,你竟将这份心思用在了这岐黄之道上。”
她目光柔和地看着徐静姝,“为你自己,也为明远那孩子,学些医术防身,确是好事。难为你这般用心。”
她确实有一瞬间的疑惑,觉得这医术学得似乎太快了些。
但转念一想,徐静姝的聪慧她是深知的,加之有高人指点,或许真有可能。
更重要的是,她内心深处坚信,眼前这个自己看着长大、情同姐妹的女子,绝不会做出任何对自己不利之事。
这份历经岁月沉淀的信任,超越了单纯的疑虑。
徐静姝垂下眼帘,语气谦逊而真诚:“娘娘过奖了。静姝这点微末技艺,不过是盼着身边人都能安康顺遂。尤其是娘娘,身系天下,日理万机,静姝只愿能尽些绵薄之力,愿娘娘凤体安康,便是天下万民之福。”
皇后闻言,心中熨帖,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你的心意,本宫都知道。”
她沉吟片刻,似是不经意地问道:“那你可知,似本宫这般……时常觉得精力不济,却又虚不受补,该当如何调理才好?”这话问得含蓄,却已然触及核心。
徐静姝心知关键时刻来临,神色愈发恭谨认真:“回娘娘,静姝以为,凤体尊贵,调理之道首重‘和缓’二字,切忌猛补峻泻。当以健脾益气、宁心安神为先,佐以温和疏解之品,徐徐图之,待根基稳固,气血自生,精神方能日渐充沛。静姝此前所献之方,便是循此理而拟。”
她并未直接提及子嗣,只从皇后所述的“精力不济”入手,句句落在实处,显得极为稳妥。
曹皇后仔细听着,眼中光芒微动。
徐静姝所言,与太医院那些老成持重的太医观点不谋而合,甚至更为细致体贴,更契合她自身的感受。
她轻轻颔首:“你说得在理。那方子……本宫会斟酌着用。”
这便是极大的进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