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知否之盛老太太34

皇后听完,冷哼一声:“十一皇子抱恙,自有太医院尽心诊治。徐氏乃本宫旧友,入宫是来陪伴本宫,并非宫中医女,岂可随意为皇子诊视?规矩何在!”

她语气威严,直接定性,“来人,去太医院问问,十一皇子情况如何?是否需要增派太医?再派人去回禀官家一声。”

她三言两语,便将事情压了下去。

那内侍不敢再多言,灰溜溜地退下了。

皇后看向徐静姝,眼中带着赞许和后怕:“你做得很好,方才若真去了,便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徐静姝后背已是一层冷汗:“谢娘娘解围。”

经此一事,徐静姝和皇后都更加警惕。对方一计不成,定然还有后招。

而且,对方显然试图将“谋害皇嗣”的罪名扣在她头上。

果然,几日后,又一个谣言悄然在宫中扩散:说徐静姝的医术实则邪门,用的是“拆东墙补西墙”的阴损法子,以消耗他人福寿根基为代价,来滋养调理一人之身。

所以皇后凤体日益康健,而十一皇子却莫名病倒。

这谣言恶毒至极,难以证实,却极易引发猜忌,尤其容易触动官家那颗期盼子嗣又爱护儿女的心。

官家目前子嗣情况很是不丰茂:准确的说,是子嗣极其艰难,成活率极低,堪称“凋零”。

这是官家、皇后乃至整个朝廷最大的心病和隐痛。多年无嗣曾一度动摇国本,引发朝野不安。

现存皇子均非皇后所出,且体弱多病:

皇长子,名赵曙,(即历史原型后来的英宗,但此时应为幼年或少年):可能是某位嫔妃所出,是目前相对最年长的皇子,但自幼体弱多病,太医院常需看顾。

他是目前最有可能的继承人选之一,但其健康状况极不稳定,令官家和朝臣都十分担忧。

他的存在是某些势力(如张婕妤,如果她有子)的眼中钉,也可能成为他人利用来攻击徐静姝的工具(如之前陷害她“拆东墙补西墙”害皇子生病)。

皇二子为张婕妤所出:年纪更幼,同样多病缠身,可能患有某种慢性疾病,需要精心养护,难以承受风寒或劳累。

他的母亲(如张婕妤)因此可能更加焦虑疯狂,将皇后可能孕育嫡子视为最大威胁,从而不择手段。

还有其他更年幼、健康状况更堪忧的皇子,但存在感较弱。比如十皇子、十一皇子。

目前已知的已夭折皇子,被民间熟知的有皇三子赵昉:出生当日即夭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