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再也无法隐瞒,也无需隐瞒。
官家当即下旨,昭告天下,普天同庆!擢升皇后宫中所有伺候宫人,厚赏太医院,而首功之臣徐静姝,更是被御口亲赞“妙手仁心,于社稷有功”,赏赐金银绸缎无数,更特赐了一块“功在杏林”的御匾,准其悬于徐家堂上。
一时间,徐静姝“神医”之名,不再是流言或猜测,而是得到了帝王官方认证的无上荣光。
徐家门庭若市,前来道贺攀附者络绎不绝。
朝野上下亦是欢欣鼓舞。嫡子的诞生意味着国本将固,对于稳定朝局、安定民心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许多中立官员纷纷上表庆贺,向皇后和徐家示好。
皇后胎象已稳,南巡诸事亦毕,銮驾启程回京的日子便定了下来。
此时皇后已有近四个月身孕,虽未显怀,但旅途劳顿,仍需万分小心。
官家赵祯对皇后这一胎看得比什么都重,銮驾仪仗的安排皆以平稳舒适为第一要务,行程也放缓了许多。
而关于谁随侍皇后凤驾回京,官家几乎未有犹豫。
这一日,帝后一同召见徐静姝。
赵祯神色温和,语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徐氏,皇后凤体与腹中皇儿,乃国之根本。此次回京,路途虽已尽量安排妥当,然朕与皇后仍心中难安。你于调理一道上,心思缜密,技艺精湛,皇后亦最信重于你。朕意,命你随銮驾一同返京,一路之上,皇后起居饮食、安胎事宜,皆由你全权负责照料,太医院众人皆需配合于你。你可能胜任?”
这并非询问,而是旨意。是莫大的信任,更是沉甸甸的责任。
徐静姝心中早有预料,闻言立刻敛衽跪下,声音清晰而沉稳:“民女徐静姝,蒙陛下与娘娘天恩,信重至此,敢不竭尽心力,万死不辞!定当悉心照料娘娘凤体,护佑皇嗣周全!”
“好!”赵祯满意点头,“起来吧。此行你便随侍在皇后銮驾之侧,一应所需,皆按宫中女官份例,可直接向内廷司支取。”
“谢陛下恩典!”徐静姝再拜谢恩。随侍銮驾回京,且被赋予如此权责,这份殊荣,在本朝女子中,几乎是独一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