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父母爱情之江德华24

市一中是寄宿制,虽然学费不高,但住宿费、伙食费、书本费、来回的车费……

林林总总加起来,对她面上点工资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她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只靠着死工资和极致的节省过日子了。她必须想办法开源。

如果开源不行,就说是自己哥哥给自己的…也行吧?

在这个年代,私人做生意是“资本主义尾巴”,被严格禁止。厂里的工作又是“铁饭碗”,不允许职工从事第二职业。

想要正大光明地挣外快,几乎不可能。

但江德华不是轻易放弃的人。她开始更加细致地观察周围,寻找一切可能合法合规增加收入的缝隙。

机会首先出现在她的本职工作——缝纫上。

厂里偶尔会接一些对外加工的零活,比如给附近单位定制一批特殊的劳保手套、袖套,或者给幼儿园加工一批小围裙。

这类活计工艺要求高,批量不大,正式车间不太愿意接,往往就落到她们这些辅助车间或者由工会组织职工利用业余时间完成,算是给职工搞点“福利”。

报酬通常是一些紧俏的生活用品票证或者少量的现金补助。

以前江德华只是按要求完成自己的份额。现在,她开始主动关注这类信息。

一旦有这类任务,她总是第一个报名,并且凭借出色的手艺,每次都能高质量超额完成。

负责分发任务的工会干部对她印象极好,有好事自然也愿意先想着她。几次下来,她攒下了一些肥皂票、火柴票,甚至还有两张珍贵的棉花票。

这些东西自己用不完,就可以悄悄跟急需的工友换点零钱或者鸡蛋之类的实物。

另一个渠道是她的“手艺”。

那次展览会后, 经常会有相熟的女工私下找她:“德华,俺家小子要相亲了,想给他做件体面点的衬衣,俺这手艺拿不出手,你能不能帮帮忙?俺给你布料和线,再给你几个鸡蛋当辛苦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