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情满四合院之贾张氏02

一九六零年代,北京,南锣鼓巷附近的一座大杂院里。

宁婉(现在是贾张氏了)猛地睁开眼,一阵剧烈的咳嗽率先冲破了喉咙,带着老痰的嗡鸣,让她胸腔都跟着疼痛。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煤烟味、老旧木头的味道,还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属于贫苦和压抑的气息。

她发现自己正半靠在里屋的炕上,身上盖着一床洗得发白、打了好几个补丁的蓝色棉被。

炕席是旧苇子编的,边缘已经破损。窗户纸有些发黄,透过格子窗棂,能看到外面院子里斑驳的地面和邻居家低矮的屋檐。

阳光勉强挤进来,在坑洼不平的土地面上投下几块光斑。

这就是贾家。这就是她未来要生活的地方。

一股不属于她的、庞大而混乱的记忆和情感洪流般涌入脑海:

亡夫贾师傅早逝,她一个人拉扯大儿子贾东旭的艰辛;对儿子成才、顶门户的殷切期望;儿子娶了农村来的漂亮媳妇秦淮茹后,那种既依赖又隐隐排斥的婆媳关系;对聪明却有些调皮捣蛋的孙子棒梗毫无原则的溺爱;

对院里邻居们,如一大爷易中海、二大爷刘海中、许大茂、傻柱等人的观感——多是算计、提防和些许的嫉妒;

还有……近期如同乌云压顶般的焦虑和恐惧——儿子贾东旭在厂里出了事故,伤得很重,虽然抢救回来了,但一直卧床不起,医生说情况很不乐观,家里为了治病变卖了几乎所有值钱的东西,还欠了不少外债……

最重要的是,原主贾张氏内心深处,那被泼辣、刁蛮外壳紧紧包裹着的,是对即将失去唯一依靠(儿子)的巨大恐惧,是对未来无依无靠、老无所养的深切不安,是对这个家可能散掉的绝望,以及连她自己都不愿承认的、对儿媳秦淮茹可能改嫁、带走孙子的隐秘担忧。

这些情绪如同冰冷的潮水,瞬间淹没了宁婉。

她下意识地捂住了胸口,那里堵得发慌,是原主残留的、几乎凝成实质的悲恸与无助。

“妈,您醒了?喝点水吧。”一个温婉中带着疲惫的女声响起。

宁婉(贾张氏)抬头,看到儿媳秦淮茹端着一个搪瓷缸子走了进来。此时的秦淮茹还很年轻,眉眼秀丽,但脸色憔悴,眼底下有着浓重的青黑,身上的衣服虽然干净,却明显旧了,肘部打着补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