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身板,在地里挣公分有时候还比不上一个妇女。他爹也是怕他以后养不了家,才舔着老脸求了他东旭婶子。
宁婉(贾张氏)看着这个本家侄子,心里也挺满意。
私下又塞给贾青山几块钱和一点粮票,让他回去给家里买点年货,等以后有工作机会了再给他带话。。
贾青山带着满心的感激和城里的见闻,高高兴兴地回了贾家村。
腊月二十三,糖瓜祭灶,年味儿一下子就浓得化不开了。四合院里,家家户户都进入了“忙年”的最后冲刺阶段。
宁婉(贾张氏)如今是家里的总指挥,调度有方。她先是带着秦淮茹和放寒假的棒梗、小当,把前后两处房子都来了次彻底的大扫除,窗明几净,连房梁上的灰尘都掸得干干净净,谓之“扫房”,寓意辞旧迎新。
接着,就是准备过年的吃食。这年头物资紧俏,但贾家今年底子厚实了不少。宁婉(贾张氏)精打细算,把手里的票证用到了极致。
过年嘛,辛苦了一年了,都想吃好的。
宁婉(贾张氏)让贾东旭去副食店排长队,买回了凭票供应的带鱼、冻肉、还有难得的几斤花生和瓜子。自己则拿出看家本领,指挥着秦淮茹在厨房里忙活。
炸吃食是过年的重头戏。新买的猪板油熬出喷香的脂油,剩下的油渣撒上盐末,就成了棒梗和小当最馋的零嘴。
面糊调好,切成块的带鱼裹上面糊下油锅,炸得外酥里嫩,金黄油亮,满院子都是勾人的香味。还要炸些素丸子、排叉,虽然用料简单,但炸出来也是香脆可口。
蒸馒头、蒸豆包更是少不了。发了满满一大盆面,秦淮茹和婆婆一起,揉面、做剂、包豆馅,忙活了大半天。
蒸好的馒头和豆包白白胖胖,点上红点,看着就喜庆,晾凉后存在缸里,能吃一个正月。
宁婉(贾张氏)甚至还凭着街道干事的面子,淘换到了一些猪下水,仔细收拾干净,卤了一大锅,这可是下酒的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