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后厅作诗,黛玉心思

贾琮听到宝玉又开始“发病”,也是无语。但是他想着若此时反驳或不予理会,以宝玉的性子,很可能当场就要闹起来,好好一场聚会又要不欢而散,连带众姐妹也跟着扫兴,甚至还会在贾母和王夫人那里吃瓜落。

他只好按下性子,故作淡然,甚至带上一丝无奈地笑了笑,道:“宝玉,你天生富贵,钟鸣鼎食,自然可以超然物外,追求性灵之道。但是我境遇坎坷,若不想日后冻馁街头,除了沉沦于这科举之途,搏个安身立命之所,又能如何呢?不过是人各有命,不得已而为之罢了。”

贾宝玉一听,愣了片刻,随即仿佛被点醒了什么,看向贾琮的目光瞬间充满了无限的同情与怜惜!对啊!琮三哥不是自愿的!他是被迫的!他这样神仙般的人物,竟被这污浊的世道、坎坷的命运逼迫着,不得不去沾染那些俗务!这是何等的悲惨!何等的令人心碎!

他顿时觉得贾琮的形象更加光辉又更加可怜了,之前那点嫉妒和不快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高高在上的、悲天悯人的惋惜之情,连连叹道:“原来如此…原来如此…琮三哥,真是难为你了…唉!”

一场可能的冲突,被贾琮以这种方式巧妙化解,诗会继续。

但经此一出,众人看向贾琮的目光,都已彻底不同,凡是懂诗词之人都带着一丝崇拜。

而贾琮心中唯有苦笑:抄诗装逼果然有风险,下次需得更谨慎些才行。

小年家宴散去后,众人各自回院。黛玉独坐灯下,指尖无意识地划过书页,脑海中却不断回闪着今夜后厅诗会的场景。贾琮那首意境温馨,场景温暖的“绿蚁新醅酒”,与贾宝玉那番“何必自甘堕落”的论调以及贾琮无奈却得体的回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又联想到前些时日听闻的,贾琮在赵府拜师宴上沉稳得体、而宝玉却在众人面前失仪出丑,紧张的连话都说不利索之事…

一个以往从未有过的念头,不由自主地冒了出来:这位琮三哥,无论是心性、才学还是处事,似乎…真的比宝玉强上太多。这个念头让她自己都微微一惊,随即涌上一股复杂的情绪,有惊讶,有审视,也有一丝难以言喻的…失落?她摇摇头,试图驱散这纷乱的思绪,目光重新落回书卷上,却久久未能读进一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