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贵人考校,欣赏许诺

中年人并未过多寒暄,直接切入正题,问道:“方才隔壁那首‘明月出天山’、‘请君暂上凌烟阁’二句,以及那‘为天地立心’四句,皆是出自你口?”

贾琮心中早有准备,知道此刻绝不能有丝毫犹豫,否则必引人生疑。他当即面不改色,厚着脸皮应道:“回先生话,确是小子偶有所得,信口胡诌,让先生见笑了。”心中默念:李白诗仙、李贺诗鬼、张载先贤,对不住了,江湖救急,版权暂借!

中年人目光如炬,在他脸上停留片刻,似乎想看出些什么,但见贾琮神色坦然,目光清澈,便也未再深究,转而与他探讨起那首边塞诗的意境与用典来。贾琮凭借着过人的记忆力和对诗词的理解,应对得倒也滴水不漏,甚至还能引申发挥几句。

聊完诗词,中年人话锋一转,似是不经意地问道:“你出身荣国府,乃武勋世家之后,为何不承祖业,反而潜心文道,欲走科举之途?莫非真应了那‘书生万户侯’之说?”

贾琮心知自己的情况,对方若有意打听,根本瞒不住,不如坦诚相告,反而显得光明磊落。他苦笑一声,语气带着几分无奈与自嘲:“先生明鉴。非是小子不愿从军报国,实是身不由己。小子在府中…处境颇为艰难,若选择从军,家族断不会给予半分助力,只怕尚未建功,便已埋骨沙场虽说小子有沙场立功之志,但…。科举之途虽也艰难,但至少…能凭自身本事,搏一线生机,争一个堂堂正正立身于世的资格。”

他这番话,半真半假,既道出了现实无奈,也表明了自己的志向,听得那中年人微微颔首,眼中掠过一丝了然与不易察觉的欣赏。

“原来如此。”中年人沉吟片刻,又问道:“你既有从军之志,想必也习武艺?”

“是。”贾琮点头,“小子拜了一位武师父,每日早晚各习武一个时辰,不敢懈怠。”

中年人眼中兴趣更浓,忽然抛出一个尖锐的问题:“如今北疆,北胡与女真侵扰不断,局势诡谲。以你之见,女真部族日益坐大,其志何在?下一步又会如何行动?”

贾琮心中一震,没想到对方会问及这等军国大事。他略一沉吟,脑中飞速回想这个世界的历史脉络以及后世满清的崛起之路,结合目前听到的零星信息,谨慎地开口道:“小子妄言,请先生指正。女真各部近年来有统一之势,其狼子野心,恐非甘于偏安一隅。小子推测,其目前首要目标,并非直接南侵我朝,而是意图蚕食、控制这些年来相对衰弱的北胡,吞并其部众兵马,壮大自身实力。待整合完毕,实力足够…下一步,或许会东向控制高丽,断我朝一臂,并获取更多资源人口,届时…方才是其大举南犯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