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时间眨眼即过,很快便到了大年三十。整个神京城都笼罩在浓烈的年节气氛之中,宁荣街上更是张灯结彩,焕然一新。依照贾家旧例,每年的除夕祭祖都在宁国府举行。
宁国府乃贾家宗族长房。昔日宁国公贾演与荣国公贾源乃一母同胞的亲兄弟,贾演为长,故宁府为长房,宗祠亦设在宁国府西路院中,如今贾家的族长已经传到了贾演曾孙贾珍身上,祭祀这等阖族大事,自然安排在宁国府之地进行。
这一日,宁国府中门大开,贾家在京的各房族人不分远近,皆齐聚于此。就连一向在城外玄真观中修行、几乎不问世事的贾敬,也破例回到了府中。
贾琮偷偷的观察了一下这个考中进士,本有机会改变贾府命运的人,他面容清瘦,身着道袍,眼神淡漠,仿佛与周遭的热闹格格不入,只按礼制完成各项仪式,并不多言。
祭祀时辰一到,贾府男子按辈分长幼序列,由贾敬、贾赦、贾政等人率领,神情肃穆地步入香烟缭绕、庄严肃穆的宗祠。祠内烛火通明,祖宗牌位层层叠叠,供桌上摆满了三牲祭品、时鲜果品。
人分昭穆排班立定。贾敬主祭,贾赦陪祭,贾珍献爵,贾琏贾琮献帛,宝玉捧香,贾菖、贾菱展拜垫、守焚池。青衣乐奏,三献爵,兴拜毕,焚帛,奠酒。礼毕,乐止,退出。众人围随贾母至正堂上,影前锦帐高挂,彩屏张护,香烛辉煌,上面正居中悬着荣、宁二祖遗像,皆是披蟒腰玉,两边还有几轴列祖遗像。贾荇贾芷等从内仪门挨次列站,直到正堂廊下。
其余众人跟随下跪、叩首、上香、奠酒…整套流程繁琐而庄严。
贾琮耳边听着主祭人朗声诵读祭文,看着眼前陌生的牌位和贾家众人虔诚或敷衍的神情,贾琮却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疏离和格格不入。
他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了前世。那时,他也是这样跟在爷爷和父亲身后,与大哥一起,在家乡的老宅祠堂里祭祖。空气中弥漫着熟悉的香火味和供品香气,爷爷会低声讲述先祖的故事,父亲会叮嘱他们不忘根本…那份融入血脉的归属感和亲情,与眼前这宏大却冰冷的仪式截然不同。
想到再也见不到的爷爷奶奶、父母兄嫂、外公外婆…想到那个再也回不去的家…贾琮鼻尖一酸,眼眶瞬间就红了。他急忙低下头,掩饰住失态,心不在焉地跟着完成剩下的仪式,心中却满是酸楚与思念。
祭祖完毕,便是年夜饭。贾琮深吸几口气,勉强收拾好心情,随着人流前往宴厅。贾家年夜晚宴向来设在宁府,因人数众多,分了男女两厅。贾琮与贾宝玉、贾环以及几位偏房的“玉”字辈子弟同坐一桌,由东道主贾蓉作陪。
贾蓉虽为宁国府长孙,却因其父贾珍荒唐好色,甚至对儿媳秦可卿抱有龌龊心思,连带着对这个儿子也非打即骂,毫无尊重可言,使得贾蓉在府中地位尴尬,性格也显得有些懦弱油滑。此刻他强打精神,招呼着众人饮酒吃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