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早已从贾芸处得知,但此刻亲耳听到贾琮这般看重和信任,倪二仍是激动得满脸通红,胸中涌起一股士为知己者死的豪情。他猛地抱拳,深深一揖:“承蒙三爷看得起!我倪二这条命,从今往后就是三爷的了!但有差遣,刀山火海,绝不皱一下眉头!”
贾琮起身虚扶一下:“言重了。快起来,坐下一起吃点,喝杯咱们自家的酒。”
倪二受宠若惊地坐下,贾琮给他斟了一杯白酒。倪二尝了一口,顿时瞪圆了眼睛,咂舌道:“好…好烈的酒!好香的酒!三爷,这酒…”
“这便是我们酒楼的主打。”贾琮笑道,随即从怀中取出早已准备好的五千两银票,推到倪二面前,“倪二兄弟,这五千两银子,你拿着。其中一部分,用于招募和养活一批可靠的人手,既要有些拳脚功夫能应对场面的,更要机灵可靠、善于打探消息的。另一部分,用于日常开销,务必尽快编织起一张能覆盖京城主要区域的消息网络。我需要知道这京城里发生的,与我、与贾家相关的各种消息。”
接着,他又将侍立一旁的岁安叫过来,对倪二道:“这是岁安,跟在我身边的。以后就让他跟着你,一方面跟你学学处事,另一方面也好方便我们之间的联系。倪二兄弟多带带他。”
倪二心中雪亮,这既是公子爷的心腹,也带着些许“监军”的意味,但他毫不介意,反而觉得理应如此,连忙郑重应下:“三爷放心!小的必定尽心竭力,也会好生带着岁安小哥!”
看着倪二和岁安,贾琮心中却不禁升起一丝隐忧。可用之人还是太少了!自己崛起太快,毫无底蕴根基,一旦遇到风浪,真正能信赖、能独当一面的人手捉襟见肘。贾芸虽好,却主要精力需放在明面的生意上;倪二虽义气,毕竟初归,且层次有限。这份人才匮乏的焦虑,让他深感迫切的压力。
酒足饭饱,贾琮看着眼前的贾芸和倪二,心中忽然生出几分现代老板的“觉悟”。他清了清嗓子,开始画饼:“芸哥儿,倪二兄弟,你们好好干。这酒楼只是开始,日后我们的生意只会越做越大。只要你们忠心办事,做出成绩,将来…这酒楼的分红,未必没有你们的一份。”
这模糊而充满诱惑的承诺,对于从未经历过“老板画饼”的古人而言,效果是惊人的。贾芸和倪二闻言,眼睛瞬间亮得吓人,呼吸都急促了几分,仿佛已经看到了金山银山在向自己招手,激动得连连表忠心:“多谢琮叔(三爷)!我等必定竭尽全力,万死不辞!”
看着他们那单纯而热烈的反应,贾琮反倒有些不好意思了,觉得自己这空头支票开得有点过于轻易,暗叹一声:“看来我这资本家的心,还是不够黑啊…”
下午,贾琮如约来到了翰墨轩。赵良弼、赵良翰两兄弟早已在此等候,朱掌柜一见贾琮,立刻笑容满面地迎上来,恭敬地引到内室。
众人落座,寒暄几句后,朱掌柜便珍而重之地取出了两本厚厚的账册,双手奉到贾琮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