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日,清水镇仿佛又恢复了往日的节奏。阳光依旧和煦,十字街口的古槐树下,赵老二的烧饼摊依旧香气扑鼻,济世堂内依旧弥漫着药香。
林安的生活似乎也回到了正轨。他每日在药堂看诊、抓药、研磨药材,跟着王老郎中学习,教导阿竹辨认草药,一切如常。他细心地将采药所需的物品一一备齐,检查药锄的锋利,准备充足的绳索和布袋,俨然一副认真准备教学实践的模样。
只是,他的生活中多了一项新的、雷打不动的活动——傍晚去东头小溪边散步。
每当夕阳西下,给镇子镀上一层温暖的金边时,他总会“恰好”有空,信步踱向那条流向清水河的静谧小溪。他会带上一些小鱼干或吃剩的干净肉屑,来到那棵老柳树下。
几只野猫,尤其是那只胖乎乎的橘猫,似乎早已熟悉了他的脚步声和气息,会亲昵地凑上来,蹭着他的裤脚,发出满足的呼噜声。林安便蹲下身,耐心地将食物掰碎,看着它们享用。这短暂的时光,宁静而治愈,能让他暂时放下心头的种种思虑。
而更“恰好”的是,归云客栈的秦掌柜,似乎也渐渐养成了在傍晚时分出来透透气、沿着溪边散步的习惯。
于是,两人“偶遇”的次数便不可避免地多了起来。
最初的几次,相遇仍带着些许尴尬。往往是简单的点头致意,或是关于天气、关于猫咪的几句简短寒暄。
“林先生也来喂猫?” “嗯,秦掌柜散步?” “是啊,店里闷了一天,出来透透气。”
但渐渐地,或许是溪边的景色太过宁静,或许是猫咪的存在缓和了气氛,又或许是两人心底都存着一份不愿就此疏远的念头,他们的对话开始自然而然地延长。
从猫咪的趣事,聊到客栈的生意,再到镇上近日的琐闻。林安会请教她一些关于本地食材药性的话题,比如某种野菜是否可入药,秦月娥也会问他一些常见的养生小窍门。
他们并肩沿着溪边慢慢走着,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拉长,偶尔交汇在一起。谈话的内容或许依旧平常,但那种氛围却悄然发生着变化。尴尬渐褪,一种温和的、小心翼翼的默契正在滋生。
通常,散步的终点会是归云客栈的门口。林安会自然而然地送秦月娥回去,美其名曰“顺路”。到了客栈门口,也不会过多停留,只是简单道别。
“多谢林先生相送。” “秦掌柜客气了,明日见。”
“明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