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子规定粮食得低价卖给他们,农民自己只能留点麸子、野菜。
1942年大旱,地里收不上来,鬼子还照样抢,粮食全被抢走,吃康咽菜填肚子。
好多人饿得受不了,就去挖观音土吃——那玩意儿是黏土,吃了拉不出来,肚子胀得老高,躺着炕上等死。
过年过节啥的压根不敢想。正月初八本是“顺星节”,可谁家有灯油啊?
有的人家偷偷用萝卜挖个坑,倒点棉籽油点上,拜完星神赶紧吹灭,生怕灯光引来巡逻的鬼子,连这点念想都得偷偷摸摸。
敌后区自己种地打梁,纺线织布,饿不着肚子,有衣服穿。
在八路军号召下“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老百姓开垦荒地,种土豆、玉米,妇女们纺线织布。
这年代虽苦,但根据地有“互助组”,没种子的能借到粮种,没劳力的有部队帮忙种地。
正月初八喝的杂粮粥里,说不定还能有点自己种的花生,比敌占区强多了。
敌占区税比星星还多,压得人喘不过气。
除了给鬼子交皇粮,伪保长还变着法儿要钱:“治安费”“慰劳费”,就连家里养只鸡都得交税。
有的村子被逼急了,半夜把粮食埋坟地里,等鬼子走了再挖出来,掺着树皮煮成糊糊,喝下去刮嗓子,但好歹能填肚子。
八路军根据地的农村:穷是穷,可活得硬气有盼头。
老礼儿简化着过,心里憋着一股劲。
初八“顺星”还接着过,就是没那么多讲究。
没钱用面团捏灯盏,就用泥巴代替;买不起顺星糕,就蒸个红薯当甜点。
孩子们用废纸糊灯笼,提着在村口玩,其实是帮大人放哨,看见鬼子就喊“狼来了”,还唱民谣:“星儿亮,月儿明,八路军来了不受穷”。
鬼子不让扎堆,祭星就改成自家人偷偷弄:母亲们在星君纸背后写上参军儿子的名字,烧的时候默念“保俺儿打鬼子平安回来”。
——这老礼儿看着是拜星神,其实藏着对鬼子的恨,还有盼着胜利的心思。
你看两边日子对比:一边是等死,一边是硬熬
敌占区有多惨?北平城郊有个王大爷,1942年初八那天,家里最后一袋麸子被鬼子抢走了,小孙子饿急了啃树皮中毒,夜里就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