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前把之前做的手枪弩和弩箭,拿出来装进背篓,刘平寇做的手弩折的起来,比牙膏盒大一点。
每个弩配了20支箭。正好背篓能装下。
背好东西,徒步去郭祥家,在雪里走,真是很慢,一脚深一脚浅真的很累,100米的距离能走10分钟才到院门口。
敲响院门,郭母过来开的门,把刘平寇迎进去:“祥子在帮忙挖密室呢,我去把他叫过来。”
刘平寇赶紧接话:“我今天过来是问问叔,有什么任务吗?”
“嗨!这大雪天的,能有什么任务,我先把祥子父子叫过来,你们说。”
把刘平寇让到堂屋,郭母转身去叫祥子和他父亲过来。
很快祥子就先过来了,到了碗水一口喝下:“老大你怎么还背着背篓,要借什么东西吗?家里粮食不多,但你要开口,匀出来十几斤还是有的。”
· 这就是兄弟生怕你饿着·
刘平寇:“不是,篓里装的是弩,给你们三个做的,一会你试试威力。”
“大哥,是你大堂哥做的?还是你父亲做的?”郭祥回到。
刘平寇白了他一眼,从背篓里拿出来弩,就往外走。
“走,试试去”
出堂屋差点撞到郭祥父亲,因为走的急,没注意堂屋突然开门,出来的刘平寇,俩人弄了个脸对脸。
郭父看着刘平寇,一边走一边复位弩的折叠处,三人来到土院墙十米处停下。
这时刘平寇已经复位好手弩,在装弩箭,动作之快,取箭、装箭、扣弦一呼一吸之间就完成了,甚至能在装箭时用眼角余光扫视四周,雪地靴踩在积雪上几乎无声。
抬手扣动扳机,“嗖…噗”定进土墙,箭身插进去一半。
郭父走过去,把箭拔出来,用手量了一下,得有10厘米左右插入土墙。
刘平寇这时已经把手弩给了郭祥,郭祥正要试一次,他父亲过来,从他手里拿走手弩,左看右看,然后装填箭在上弦。
走到离土墙20米处,抬手就射。
又是“嗖……噗”一声,这回箭身得进去15厘米,这要是打在鬼子身上,指定重伤,要是打在要害那就挂了。
又反复试了几次,最大有效杀伤力,是50米。
郭父问:“这是你做的,能大批制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