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哄着弟弟妹妹,大门外传来兄弟们的喊声:
“老大,出来玩啊”
刘平寇把弟弟交给三个妹妹带,出去了,开门一看,三个人都拿着手弩。
把三人让进来,带到正房后面的,练武场,用草垫做了一个把子,在25步、50步处各画了一条线。
三兄弟开始练弩,25步基本都能上把,慢慢的过去了俩小时,三人都能射到靶心,不会在脱靶。
中午在刘平寇屋里休息,刘平寇从抽屉里拿出,压缩饼干和栗子,又冲了点蜂蜜水,招待了兄弟。
今天不吃午饭,所以刘平寇也不能单独,做饭招待兄弟。
吃完东西,休息了半小时,又都去练武场,练习手弩了,平文平武哥也过来一起练习。
快到晚饭点,刘平寇想留兄弟们吃饭,被拒绝了。
这年代谁家孩子都很懂事,不会吃别人的东西,不是怕被害,是谁家粮食都不多,你吃了人家可能会饿肚子。
这年代饿死的真多,哪像刘平寇上一世,全国每天浪费的,都够这年代全国人吃一个月。
要说1942年北平初十的晚饭,按老理儿说本兴“烙饼压石”
——因为“十”跟“石头”的“石”同音,老辈人讲这天是“土地生日”,得烙张饼压压石磨石碾,图个庄稼扎根牢、秋天能丰收。
再就是晚饭得简朴着来,忌大鱼大肉,说是敬土地神,咱们吃的喝的都靠地里长不是?
可这会儿北平让日本人占着,粮食金贵得很,老百姓哪还顾得上讲究这些?
细粮(白面、大米)早让鬼子搜刮走了,普通人家晚饭能有口高粱面窝头就不错了,顶多掺点菜煮锅糊糊,连烙饼都得用杂和面儿(豆饼面、麸子面混着),哪舍得用纯白面!
祭石头的规矩也简化了,顶多往石臼边儿摆俩冻窝头,算是没把老礼儿全忘了。
其实那会儿人哪儿还在乎形式啊?能喝口热乎粥、啃口不硌牙的窝头,心里头就盼着鬼子赶紧滚蛋,地里能多打粮食,一家老小能过个踏实日子——这才是初十晚饭最实在的“讲究”呢。
这天晚饭刘平寇家,奶奶烙的玉米饼子,配上杂粮粥和咸菜,也盼着赶跑鬼子,明年平平安安。
晚上休息时,刘平寇进入空间的,先给平文平武哥做了俩个手弩,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加了弹簧和滑轮。
使手弩威力加大了不少,100米内能精准打击,极限射程可达200米,但超过100米后精度和动能衰减明显(受风力、箭支稳定性影响)。
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