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嗒…嘀嗒”
1942年春末,4月21日,半睡半醒间听到,外面的屋檐在往下滴水,寂静的早上水滴声无限放大。
刘平寇迷糊间把被捂住了头,还想在睡一会,不是他不想起来,实在是昨天晚上整理空间到太晚。
可是老天都不想让他睡,“滴答”声越来越密集还有“叮咚”的水声,就像小石子扔进潭水中。
刘平寇只好打着哈欠,揉着眼睛,不情愿的起床了,衣服扣都还没系好,就来到了房门口往外瞧。
外面的天空黑压压的,一点不像是早上,雨滴越来越大,门口老榆树上原本满是黄沙的嫩叶,也被雨水冲刷干净了。
蔫巴的新树枝也都有了活力,牛棚里的老黄牛伸出了头,在喝着屋檐滴成线的雨水,也就是圈在棚里,要不老黄牛肯定会在雨中打滚。
这时家里人也都,聚集在各自的房门口,高兴的看着天空的雨和地上的水,都在为下雨而高兴,能不高兴吗?
从初春到现在,就今天的雨,在农民眼里才算是雨,就今天早上下的这一会雨,田地都能浇透了。
只有干旱的时候才能理解那句,春雨贵如油,今天刘平寇也不用去放哨,但是刘平寇不放心兄弟们。
早饭都没吃就拿着装备走了,因为二堂哥半小时前,就出发了。
雨天的土路就是不好走,雨水打湿了土路,把路上的土合成了泥,一不小心就会滑出去,摔个屁墩。
等到了放哨地点,几人早就搭好了隐蔽的庇护所,刘平寇进入庇护所,把斗笠脱下,跟着大家一起观察警戒。
下雨天鬼子最容易过来偷袭了,只要天气不好,鬼子就会偷袭,那是他们的一贯作风。
为了更稳妥一点,刘平寇自己往前又走了500米,修建了一个更小的庇护所。
刘平寇开启感知能力后,就坐在庇护所里歇息着,雨天视线受阻只能看出10多米,还是空间感知能力强。
这种雨天,就算鬼子从附近的据点过来,也要2-3个小时,而且鬼子会更小心的,会时不时的开枪乱打,附近可能藏人的地方。
鬼子怕中埋伏,尤其是这一地区,在鬼子那是有着,不同版本的传说,所以鬼子要扫荡这附近,就会增加人数。
不会像以前一样,一小队就敢过来扫荡,前一段一个加强中队都莫名失踪了,连伪军都一个内回去。
派了特种小组也没了,就不敢轻易的派出鬼子小队兵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