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林淼自己去了供销社,跟负责人聊了聊,看了看工作,觉得挺合适的,就答应了下来。
虽然活儿不重,但也能贴补家用,林淼心里很满足。她每天下班还可以做家务,上班还能学习财务。
这边林淼的工作有着落了,刘平寇又开始忙活两个妹妹转学的事情。
1953年的北京,转学手续不像现在这么复杂,但也需要跑几趟。刘平寇请了假,带着相关的证明材料,先去了海淀区的教育局咨询,然后又联系了附近的小学。
好在他会说,也会来事儿,加上当时确实鼓励适龄儿童上学,在跑了几趟,说了不少好话后,终于把平清和平韵的转学手续办了下来。
学校离四合院不远在牛街那边,步行十几分钟就能到。
当刘平寇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平清和平韵时,平清高兴得跳了起来:“太好了!哥,我们明天就去学校看看吧!”
平韵虽然没那么激动,但眼里也满是期待:“谢谢哥。”
林淼也很高兴,忙着给两个妹妹准备新的书包和文具。大妹平夷则叮嘱她们:“到了学校要听老师的话,别跟同学吵架,知道吗?”
“知道啦,大姐!”平清脆生生地回答。
平韵也点点头。算是回答了话。
上学前一天,刘平寇带着平清和平韵去学校认了认门,熟悉了一下环境。平清像只快乐的小青蛙,在校园里跑跑跳跳,对什么都好奇,平韵则跟在刘平寇身边,仔细地看着校园里的一切。
看着两个妹妹对新学校充满了期待,刘平寇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他觉得,自己这个当哥哥的,还算尽责。
日子一天天过去,这个四合院越来越有生气。林淼在供销社工作得很顺利,同事们都喜欢这个善良的女人。
平夷在家复读,很用功,成绩也不错,平清和平韵在新学校也逐渐适应了下来,就是老师家访的时候说,一定要她俩别穿一样的衣服。
平清那小辣椒的性子,在学校里也没少惹事儿,不是跟同学拌嘴,吵架,关键是她每次都把错推给平韵,所以老师来家访提出一个这样的要求。
平清有时候就是觉得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回来跟刘平寇和林淼叽叽喳喳地抱怨。
每次都是刘平寇安慰地说:“没事,我妹妹没错!谁敢欺负你,告诉哥,哥找他去!”然后林淼再温柔地开导她,让她学会跟同学好好相处,尊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