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礼拜天,胡同里显得安静,只有早点铺子开始冒烟,飘来股子油条味儿。
“小刘,这周日大清早的去哪儿啊?”隔壁张大爷拎着鸟笼子出来遛弯,张大爷是八旗子弟。
“回趟北村,接我娘去。”刘平寇脚下一停,回头应了句。
“哦,快生了吧?恭喜恭喜啊!”张大爷笑着拱手。
“借您吉言!”刘平寇双手抱拳,礼貌的回了话。
骑车往前走,到了胡同口周大爷家的早点摊:“一碗豆浆,一个茶叶蛋,两根油条”
吃过早饭,付了钱,就出城了,城外的路就可不好,大坑小坑不远就一个。
土路还不平,自行车颠得厉害,刘平寇把车把攥得紧,车后座上绑着的筐也沉。
里面是给老家带的细粮、槽子糕等,还有几块酱肉(牛肉和肘子),都是现在不要票的就可以买的。
快到9点,总算瞅见北村老家的房子了。村口的老槐树底下,几个孩子正弹玻璃球,见了刘平寇的自行车,都围了上来。
“平寇侄儿!”
“平寇哥!”
“平寇叔”
叫什么的都有,乱哄哄的。
“来来来,一人一块糖。”刘平寇笑着掏出一把水果糖。
车还没停稳,老娘李香梅听到孩子们的喊声,就从院里跑出来了。
“老大,可算来了!”李香梅拉着他的胳膊,眼里全是亮光:“淼淼咋样?没动静吧?”
老娘不是盼着刘平寇回来,是想抱孙子了,一上来就问林淼。
“挺好的,就是身子沉。”刘平寇把东西卸下来放进厨房:“娘赶紧收拾收拾,一会跟我回城。”
院里一下子热闹起来,爷爷奶奶从正屋出来,二伯二伯母也迎了出来,七嘴八舌地问这问那。
“我爹呢?”刘平寇回来还没见着父亲。
“在暖棚里呢,第二茬蘑菇都出来了。”二伯上前帮忙,把最后了一筐东西卸下搬到厨房。
“那挺好,一会回去我多带点。”刘平寇点头,娘这会回屋里收拾包袱了。
老娘装了不少土产,干蘑菇、腌酸黄瓜,酸豆角,干菜等,还有给未出世的孙子做的小被褥子,针脚密密实实的,棉花也都是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