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2月下班时间,四九城的风寒冷,刘平寇从机床厂往家走,嘴里唱着(冷风吹呀,吹的冻我脚后跟‘粤语’)
自家四合院就在眼前不远了,外院的葡萄藤早就光秃秃的,樱桃树也没了叶子,看着有点冷清。
推开院门,一股饭菜香飘过来。不用问,准是媳妇林淼在厨房忙活呢。
林淼从厨房探出头,围裙上沾着点面粉。
“回来了,赶紧进屋,屋里有暖气,暖和。”
刘平寇应了一声,跺了跺脚上的雪,径直往里院走。东耳房的暖气炉子烧得正旺,屋里暖烘烘的。
来到里屋小五躺在里屋的小床上,裹得像个小粽子,睡得正香,这小子是1954年5月生的,现在快九个月了。
刘平寇脱了外套,坐在边暖气片边上烤手。看着小五的睡的香甜。
抬眼看了一下座钟,还不到了六点,座钟前面还有一张照片,那是全家福照片,看见照片,这时想起了去年九月的事。
那会儿天还没这么冷,爹从海淀合作社下班过来,说北村老家暖棚种上菜了,让他冬天想吃了回去拿。
“去年你帮建的暖棚,今年早早就种上了。”爹当时坐在葡萄架下,抽着旱烟说。
刘平寇听着,没多说啥,心里却盘算着,前几次的全家福爹没在里面,就到照相馆照了一张。
到了十月,爹又来传话,说村里每家每户的暖棚架子搭起来了,就缺油纸了。
“供销社的油纸紧俏,不好弄啊,你好赖也是个头头,帮村里想想办法。”爹皱着眉,一脸犯愁。
刘平寇想了想利弊,应下来,转天就托人想办法。其实他空间里就有不少油纸,只是没有好借口。
借着出去打猎的空当。
他绕到城外,把油纸从空间里弄出来,借口是刚从朋友那弄来的,开着道奇卡车给老家村里送了过去,村里每家的暖棚都不大,油纸够用两年。
“平寇啊,你这可帮了大忙了。”村里人收到油纸,一个劲道谢。
刘平寇听着,只说应该的,等村里人都从老家房子里走了,他才松了口气。
十一月的时候,小五满半岁了。娘李香梅收拾着东西,说要回北村。
“你爹在家单着都急了,我也不放心。再说,孩子林淼也能带到单位,我也能踏实回去。”娘一边叠包袱,一边念叨。
刘平寇知道留不住,娘在这儿帮了半年多,确实该回去照顾爹了。
送娘去走那天,风挺大。娘拉着林淼的手,嘱咐了又嘱咐,眼圈有点红。
“家里有事就托人捎信,我随时过来。”娘最后跟刘平寇说。
他点点头,看着三轮车走,心里有点不是滋味。
这日子啊,就是这么聚聚散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