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就这么不紧不慢地过着。院里的樱桃又红了,葡萄藤爬满了架子。转眼到了五月十五,小五满周岁了。
这天是周日,天刚亮,刘平寇就起了。外院的厨房飘出香味,林淼煮了鸡蛋,做了长寿面。
爹娘今儿晌午突然到了,林淼正往灶坑里添柴火呢。
正和刘平寇说着话呢,院门外传来自行车铃铛声。爹娘就到了。
娘李香梅一进门就直奔小五,抱着小五亲个不停,嘴里念叨。
“我大孙子长这么高了,跟他爹小时候一个模子。”
爹在院里,看着满院的树,不住点头。
“这院子养人,还得在生几个。”
随后江洋推着车进来,后座上坐着个胖小子,是他刚满半岁的儿子。
“老大,东西都备齐了?”
江洋把孩子递给随后进来的张娇:“郭祥和佟东一会儿就到,带着媳妇孩子。”
“齐活了,就等开席了。”
刘平寇笑着往屋里让:“屋里先坐着。”
没过多久,郭祥和佟东也来了。
郭祥媳妇陈蓉抱着孩子,手里还提着个布包,里头是给小五做的小衣服。
佟东抱着儿子媳妇叶夏跟在后面,手里攥着串红果,给孩子们玩的。
院里一下子热闹起来。男人们蹲在葡萄架下抽烟,女人们围着林淼看孩子。
晚上开席时,厂食堂范师傅带着俩徒弟来了,在厨房支起临时的案子。红烧肘子冒着油光,四喜丸子颤巍巍的,还有炸得金黄的丸子,一碟碟往院里的桌子上端。
外院的边餐厅摆了一桌,内院摆了一桌,男人们一桌,女人们带着孩子一桌。
刘平寇端着酒杯站起来:“今儿我儿小五周岁,多谢各位捧场,都随意,别客气,一定要吃好喝好!”
江洋:“客气啥,都是自家人。来,干了!”
酒杯碰得叮当响,孩子们抢着吃丸子,女人们聊着供销社的布票和工作的福利,男人们说着厂里的生产任务,烟卷的味道混着菜香,飘满了整个院子。
吃完喝完,天黑了,客人们陆续走了。刘平寇送他们到胡同口,回来时见林淼正和娘收拾碗筷。
爹坐在院里的小马扎上,吧嗒着旱烟袋,看着满天的星星。
“爹,屋里歇着吧,外头凉。”
“不碍事,村里比这凉多了。”
爹磕了磕烟袋锅里的烟灰:“你这日子过得踏实了,我和你娘就放心了。”
日子跟院里的石榴树似的,噌噌地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