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先说今天,下午,平清和平韵听说平东回来了,也带着孩子过来了。
平清的儿子赵建平、平韵的儿子赵国平,都是十一岁,跟弘光差不多大,三个少年凑在一起能玩到一起。
平清还带来了自己做的饺子馅。
“哥,嫂子,今儿小年,咱们包饺子吃,我跟平韵调的白菜猪肉馅,爷奶爱吃。”
林淼赶紧和面“正好,今天准备的馅不够呢。当家的,你把酒拿上来,晚上跟平东喝两杯。”
刘平寇应了一声,就去地下室拿酒去了,上来后开着他的卡车,把平夷一家和平洋一家也都接来了。
这一天刘平寇这一房人聚齐了,最高兴的是娘李香梅,两个小儿子都回来了。
爷奶也很高兴,爷爷还多喝了一杯(温补的药酒),兄弟三个都喝多了,平东被抬回去的。
一连几天,白天平东一家都在这边,小十领着几个孩子,天天缠着二叔讲打阿三的事迹。
转眼就到除夕这天,家里更忙了。
刘平寇一大早就出去买食材——肉、鱼、鸡、菜,装了满满一解放牌卡车。
回来的时候,胡同里的人都很羡慕他。
“刘科长,买这么多菜,过年啊?”
刘平寇“可不是嘛,一大家子人,得多准备点。”
厨房里,林淼、郑巧、平清、平韵四个女人忙着洗菜、切菜、炖肉,香味飘得满院子都是。
正房里,爷爷跟平东、平洋(平洋腊月二十九才回来,工业部加班到最后一天)聊天。
爹跟平夷的老公李延说话——李延是烈士遗孤,在商业局当副局长,腊月三十才抽空过来。
平夷也来了“哥,嫂子,我来晚了,局里事儿多,江哥让我盯着点,生怕过年出事儿。”
刘平寇“不晚,正准备做饭呢,你歇会儿,待会儿包饺子。”
小五、小六、小九、小十,还有赵建平、赵国平、刘弘扬、刘弘光,一群人在院里放鞭炮。
“开饭了!”
林淼喊了一声,一大家子人围着桌子坐——餐厅里摆了两张桌子。
大人的坐一桌,小的坐一桌。
桌上摆满了菜,福袋豆腐,红烧鱼、炖鸡块、炒肉片、大对虾、酱牛肉,肘子,猪蹄,凤爪,手抓羊肉,还有几大盆饺子。
爷爷“今儿除夕,咱们刘家能聚这么齐,不容易。最辛苦是平寇,你在家要照顾老的小的都没自己时间了,平东、平洋、平夷你们工作好好干。来,咱们干杯!”
碰了碰酒杯,气氛一下搞起来了。
小五端着酒杯跟平东碰了碰“二叔,我明年想再考大学,您给我点鼓励呗。”
小主,
平东“好,有志气!二叔支持你,男人就得有股不服输的劲儿。”
这一晚最开心的是刘平寇,他此时看着家人,心里在想这一世真好,一个没少,还多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