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号的太阳,刚爬过四九城的房顶,秋老虎还没过去,热得人发燥。
刘平寇想着可算来办回介绍信,杨主任还不在,站在街道办事处的走廊里,心里犯嘀咕——这事儿怕是不好办。
果然,办事员老赵拿着空白介绍信,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
“老刘,你这是第三回开南边的介绍信了!上两回广州,这回浙江,街坊都问我,你是不是搞投机倒把?”
刘平寇赶紧从兜里摸出盒“中华”,抽出一根递过去。
“赵哥,您这话哪儿来的?我就是给家里服装店进点货,响应政策搞活经济嘛!怎么在你这就成投机倒把了!”
老赵接过烟,没点,夹在耳朵上。
“搞活经济也不能老往南边跑啊!万一让人查了,我这办事员也担不起责任。”
5刘平寇陪着笑,又往老赵手里塞了一盒烟。
“杨主任知道这事儿,您受累盖个章,回头我请您去胡同口的小酒馆喝两盅。”
老赵犹豫半天,终于写好了,拿起公章,“啪”地盖在纸上。
“下不为例啊!再开介绍信,你让杨主任签字!”
刘平寇捏着介绍信,心里松了口气,几步出了办事处,骑上二八大杠往家赶——得赶紧收拾行李,明天一早就出发。
西砖胡同的四合院里,林淼正在屋里收拾包袱,蓝布包袱里裹着两件的纯棉的衬衫,她又翻出一叠全国粮票,仔细叠好。
林淼把粮票塞进刘平寇的内衣兜,又放了几张肉票。
“穷家富路的,到了南边别省着,吃饭别对付,晚上住店锁好门,外面的女人别人碰,不干净。”
刘平寇心虚的“嗯”了一声,往院里瞥了眼——老爷子刘兴邦正蹲在石榴树下喂新买的画眉,小六给买的鸟笼挂在枝桠上,叽叽喳喳的。
刘兴邦没抬头,手里的鸟食往笼里撒。
“瞎折腾,守着五家店还不够,非往南边跑,安稳日子不过。”
刘平寇没接话,他知道老爷子是担心,但生意要做,不跑不行,不趁现在打好底子,以后怎么发展,转身往前门店铺的后院走,得去看看卡车。
前门店后院,驴子正拿着扳手拧轮胎螺丝,二愣子蹲在旁边递工具,看见刘平寇来,驴子直起腰。
“刘爷!车检查好了,轮胎、刹车都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