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琉璃厂二进院里,小六将那枚新收来的铜钱母钱递给苏静婉看,脸上是掩不住的兴奋“静婉你看,这品相,这字口,绝对是母钱没错!这趟通州没白跑。”
苏静婉接过母钱,对着光仔细看了看,也露出笑容“确实不错。不过你也别太得意,这才刚开始,乡下好东西是有,但仿品赝品也不少,以后更得仔细看。”
小六收起母钱“老婆放心吧,吃过一次亏,我长记性了。以后咱俩一起看,你心细,帮我掌掌眼。”
吃过早饭,小六找刘平寇认真谈了一次。
“爸,我琢磨着,不能老是有一搭没一搭地去琉璃厂捡漏。我想正儿八经地当‘包袱客’,定期去周边乡下转转,专门收老物件。”
刘平寇放下手里的紫砂壶,看着二儿子:“说说,具体怎么个打算?”
“我想先紧着郊区和县城,这些近处转,”
小六显然早有规划“在买辆摩托车,挨村跑。收上来的东西,品相好的、稀罕的咱就留着,一般般的就转手给古玩店,周转资金。”
刘平寇点点头“计划想得还行。本钱呢?”
小六拍了下口袋“我这儿有之前攒下的钱,够起步了,不用家里操心。您就放心吧,就是摩托车不好买。”
“成,摩托车我给你买。”
刘平寇最终点了头“既然你想清楚了,就去做。记住喽,不管干啥,诚信为本,厚道待人。咱不坑人,但也得多长个心眼,别让人坑了。”
得了父亲的首肯,小六干劲更足了,立刻去置办行头。先骑家里那辆还算结实的自行车,准备了挎包、麻袋,还把之前的几本讲古玩鉴定的旧书,拿到那边了一有空就钻研。
另一边,小九的屋里,她正对着灯光熬夜修改旗袍的绣样。
刘平寇推门进来,看着女儿眼底的青色,特别的心疼“别熬太晚了,活儿不是一天干完的。忘了我跟你说的了?赶紧睡觉去,身体最要紧。”
小九揉了揉发酸的眼睛“爸,我知道。可人家结婚等着穿呢,我想做得尽善尽美些。”
刘平寇“尽什么尽,尽心就行,慢工出细活,保证质量比赶时间更重要,而且你做的快了,人家还以为你敷衍了事呢,最后一天在交货,懂没。”
这时,林淼端着一盘水果进来,看着女儿憔悴的样子,又忍不住旧事重提“艺芯啊,你看你累成这样……要不还是再想想工艺美术厂的工作?你大姑前两天还说,他们公安局有个小伙子,人挺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