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一切办妥后,刘平东抽空陪着大哥和侄子在上海城里转悠。
刘平寇看似随意地指点着路线,吉普车却依次停在了南京路步行街、淮海中路、豫园老街和四川北路这几处上海最繁华的地段。
每到一个地方,刘平寇都领着一头雾水的刘平东走进临街的服装店。
起初,刘平东还以为大哥只是顺便逛街买东西。
但连逛了几家后,他渐渐觉出些味儿来——这些店虽然招牌名字各不相同,“丽新服装”、“沪港衣行”、“明珠衫业”……叫什么的都有。
店面大小和装修风格也略有差异,但里头挂的衣裳却大同小异,都是时兴的香港牌子货,摸上去料子好,款式也新潮。
更让他纳闷的是,每家店的店长见到大哥和小五,都格外热络客气,那眼神里的恭敬,绝不只是对普通熟客的样子。
在四川北路第二家店的后堂,趁着刘平寇去看新到的秋装,小五才笑着对二叔交了底“二叔,这刚看过的拢共十家店,其实……都是家里的产业。”
小主,
刘平东正端着茶杯,闻言手一抖,茶水差点洒出来。
他瞪大了眼睛,压低声音“啥?都是大哥的?这……这名字可都不一样啊,我还以为大哥也就百十多万,光这些点一年可不止这些数!”
小五点点头,声音也放轻了些“是,现在还不是打统一招牌的时候。眼下这么混着开,男装、女装、平价装、童装都掺着卖,各家名字也不同,反倒更灵活,也省去不少麻烦。等过两年市场更成熟,老百姓认牌子了,咱们再统一起来,搞连锁专卖店。”
刘平东半晌没说话,心里头飞快地算着一笔账:上海最黄金的地段,十家铺面,这得多大的家底?他抬头看看眼前气定神闲的侄子,又望望外间正拿着一件女式风衣跟店长低声交谈的大哥,突然觉得自己这个当县长的,还是把大哥的能耐和身家想小了。
他咂咂嘴,最后只感慨地拍了拍小五的肩膀“你爸……我大哥真是越藏越深啊!”
这时,刘平寇看完样板回来了,仿佛没看见弟弟脸上那复杂的神情,只淡淡说了一句“看完了?走吧,去下一处看看。”
那语气平常得,就像是刚从自家后院溜达了一圈回来。
回京的火车上,小五整理着考察笔记“爸,我想让郭强军先来上海驻一段时间。生产线安装得有人盯着。”
“是该这样。”
刘平寇望着窗外飞驰而过的田野“你二叔说得对,这儿将来是块宝地。咱们得抓紧了。”
小五可不知道刘平寇话里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