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需要巨像的明天……”
这最后的祈愿,如同一个永恒的烙印,带着三百亡魂最后的温度与重量,深深地、深深地刻入了林煜的灵魂,与他从孙武那里继承的【道痕】、刚刚背负的【悯世】业债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道更加复杂、更加沉重的枷锁。
止争之殇。
墨家以“非攻”为旗,以“止争”为志,最终却以如此惨烈的方式,见证了理想走向反面,自身也成为这“争”(与命运争,与人性争,与自身理念争)的牺牲品。这“殇”,不仅仅是墨家弟子的牺牲,更是那条“以绝对秩序求永久和平”道路的彻底死亡。
这合鸣声中,林煜仿佛看到了无数闪烁的、最后的记忆碎片,如同走马灯般在他急速穿梭的意识中飞速掠过:
他看到那三十名赴楚的弟子,在毒发倒下、生命最后时刻,眼中不是对死亡的恐惧,而是对信念被玷污的极致痛苦,与对钜子最后的、无声的告别。
他看到禽滑厘等人在冲向巨像时,那决绝眼神深处,除了反抗,或许还有一丝……想要唤醒夫子的、近乎绝望的尝试。
他看到惠施在石化前,那沉思面容下,或许并非全然的困惑,还有一丝对“绝对”本身是否存在的好奇与殉道般的探索。
他甚至能感受到,那无数被巨像领域凝固的普通生灵,在意识被剥夺前,对“自由”的最后一丝微弱眷恋……
他们,都用各自的方式,参与了这场“争”,也承受了这“止争之殇”。
而他们最后托付给林煜的,不是复仇的执念,不是对理想的粉饰,只是一个简单、却又重若千钧的请求——让后世知道,他们曾经相信过一个美好的可能性。
一个不需要依靠至高无上的力量、冰冷无情的法则、自我牺牲的禁锢来实现的,真正属于人的,或许混乱、或许不完美,但却自由的明天。
时空通道的尽头光芒显现,下一个时代的轮廓若隐若现。
那三百亡魂的合鸣,如同潮水般缓缓退去,最终消散在时空的乱流之中,只余下那最后的祈愿,如同不灭的星辰,永恒地闪烁在林煜灵魂的夜空里。
他知道,这“止争之殇”,将如同墨子的“不爱何以活”之问一样,成为他永久的背负。每一次他看到争斗,每一次他执行“讨伐”,这合鸣都会在他心底响起,提醒他这份沉重委托的存在。
他缓缓握紧了拳,感受着体内【墨守非攻】之力的沉静,与【悯世】业债带来的隐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