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将函谷关浸染得一片沉寂。白日的紫气东来、圣人临凡的盛景,仿佛只是一场短暂的幻梦。官署深处,那间灯火长明的守藏室外,只剩下风吹过檐角的呜咽。
林煜并未远离。老子书写时引发的道韵波动与劫火的诡异侵蚀,像两块沉重的巨石压在他心头。他隐匿在守藏室旁一株古柏的阴影里,如同一个沉默的幽灵,守望着这注定不平凡的夜晚。
子时刚过,守藏室的门被极其轻微地推开一条缝隙。
出来的不是老子,而是尹喜。
他步履蹒跚,仿佛一夜之间苍老了十岁。白日里的激动、恭敬、乃至那深藏的忧虑,此刻都化为了一种近乎崩溃的疲惫与悲戚。他没有注意到阴影中的林煜,或者说,他已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暇他顾。
他怀中紧紧抱着一卷尚未完成的竹简,正是老子今日所书的那部分《道德经》草稿。他走到院中石阶前,再也支撑不住,颓然坐倒。
冰冷的石阶透过薄薄的官袍传来寒意,他却浑然未觉。他只是低着头,借着廊下微弱的风灯光芒,痴痴地看着怀中那卷竹简。手指颤抖着,一遍遍抚过上面那些墨迹未干、仿佛还残留着圣人指尖温度的文字。
起初,只是肩膀微微的耸动。随即,压抑的、如同受伤野兽般的呜咽声,断断续续地从他喉咙里挤了出来。这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也格外令人心酸。
终于,他再也无法抑制,将脸深深埋入竹简之中,失声痛哭。
那不是悲伤,更像是一种源自灵魂深处的、巨大的恐惧和无助。泪水汹涌而出,滴落在竹简上,与那些蕴含着至深道理的字迹混在一起。
林煜静静地望着这一幕。他没有现身,也没有离开。他能感受到尹喜那哭声里蕴含的,绝不仅仅是对圣人即将离去的不舍。
哭了许久,尹喜的哭声才渐渐转为低沉的抽泣。他抬起头,泪眼婆娑地望着虚空,仿佛在对着冥冥中的某种存在倾诉,又像是在自言自语,声音沙哑破碎:
“看到了……我都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