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挣扎,短暂的欢愉,永恒的消亡。这一切的循环,这看似波澜壮阔实则盲目的‘存在’,其本质,不过是‘无’在偶然波动中产生的、注定要平复的涟漪。”
老子(或天域意志)的意念如同冰冷的宇宙法则本身,不带丝毫情感。
“吾行无为,并非毁灭,而是归还。归还于最初的寂静,归还于无悲无喜、无生无灭的永恒安宁。免除这无意义的轮回,免除这注定徒劳的挣扎。”
“汝,守火人,守护这些终将归于虚无的‘存在’,守护这些注定被抹平的‘涟漪’——”
那意念最终化为直刺灵魂核心的终极质问:
“这些挣扎,值得存在吗?”
这质问并非嘲讽,而是一种近乎“慈悲”的、基于绝对理性的审视。它否定的不是某个个体,而是“存在”本身的价值。它认为,让这一切痛苦、短暂、注定消亡的“有”持续下去,才是最大的残忍。
林煜的意识在这浩瀚的生灭景象与冰冷的质问中,如同狂风中的残烛,剧烈地摇曳。他看到了文明的渺小,生命的脆弱,痛苦的永恒,死亡的必然。老子展现的“真相”,残酷而真实。他体内源自孙武的【风林火山】之力,在这宏观的尺度下,显得如此微不足道;他作为“守火人”的使命,在这“存在本身无意义”的论断前,仿佛成了一个可笑的笑话。
绝望,如同冰冷的宇宙真空,包裹了他。
值得吗?
守护那些终将熄灭的火焰,值得吗?
扞卫那些注定被遗忘的英雄,值得吗?